陈侯昔为邑,鼓舞辇毂民。
尔来佐淮郡,喜诧有脚春。
例满徯志望,正繄不已纯。
帖焉受驯扰,初岂烦令申。
抚临不云倦,依然旧持循。
终始秉厚德,迩遐沐深仁。
报政已捐日,设施方日新。
群蠹继革熄,千栋成逡巡。
向来简斋仙,九德罄忱恂。
长源无涸流,盍尝究所因。
一印妙心传,千载挹圣真。
此学不胜用,企公嗣前尘。
陈侯昔为邑,鼓舞辇毂民。
尔来佐淮郡,喜诧有脚春。
例满徯志望,正繄不已纯。
帖焉受驯扰,初岂烦令申。
抚临不云倦,依然旧持循。
终始秉厚德,迩遐沐深仁。
报政已捐日,设施方日新。
群蠹继革熄,千栋成逡巡。
向来简斋仙,九德罄忱恂。
长源无涸流,盍尝究所因。
一印妙心传,千载挹圣真。
此学不胜用,企公嗣前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对他的朋友陈侯担任淮郡守宰时的赞扬与期许。诗中首先回忆了陈侯以前在地方治理时的百姓鼓舞情景,接着赞美他如今在淮郡的政绩,尤其是他对民生的关注和持续的善意。诗人认为陈侯治理有方,无需过多严令督促,百姓就能安居乐业,显示出他的仁政和智慧。
陈侯的施政不仅让本地受益,而且影响深远,改革弊病,新建众多房屋,展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诗人提到简斋仙人般的品质,即陈侯具备九种美德,真诚而勤勉。他鼓励陈侯深入探究治理之道,将仁政理念传承下去,期望陈侯能延续并发扬这种优良传统。
最后,诗人高度评价陈侯的政绩和人格魅力,认为他的智慧和仁爱如同源泉,永不枯竭,期待他能继续以这样的精神影响后世。整首诗洋溢着对陈侯的敬仰和对仁政的推崇。
疏野林亭震泽西,朗吟闲步喜相携。
时时风折芦花乱,处处霜摧稻穗低。
百本败荷鱼不动,一枝寒菊蝶空迷。
今朝偶得高阳伴,从放山翁醉似泥。
夜梦云阙间,从容簪履列。
朝游洞庭上,缅望京华绝。
潦收江未清,火退山更热。
重欷视欲醉,懵满气如噎。
器留鱼鳖腥,衣点蚊虻血。
发白思益壮,心玄用弥拙。
冠剑日苔藓,琴书坐废撤。
唯有报恩字,刻意长不灭。
陇首名公石,来承圣札归。
鱼龙生意态,钩剑动铓辉。
字得神明保,词惭少女徽。
谁家羽林将,又逐凤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