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过。
晚潮风势急,寒叶雨声多。
戍出山头鼓,樵通竹里歌。
不堪无酒夜,回首梦烟波。
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过。
晚潮风势急,寒叶雨声多。
戍出山头鼓,樵通竹里歌。
不堪无酒夜,回首梦烟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开篇“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过”两句,设定了诗歌发生的空间背景,是在一个清澈而宽阔的河流边上,诗人乘坐一叶扁舟缓缓前行。
紧接着,“晚潮风势急,寒叶雨声多”二句,则通过对晚上潮汐和秋天落叶声音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急促而又萧瑟的氛围。这里的“晚潮”,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推移,而“风势急”则增添了一份紧迫感;“寒叶雨声多”则是对秋天景象的刻画,不仅形象生动,更给人一种凉意浓浓、萧疏幽咽之感。
第三句“戍出山头鼓”,通过军中擂鼓的声音,营造了一种边塞的荒凉与紧张气氛。这里的“戍”字,意味着边关的守卫之地,而“山头鼓”则是对那边疆警报声响的描摹,它不仅是听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理上的触动。
第四句“樵通竹里歌”,转换了氛围,诗人从紧张的军营氛围中走出来,以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去欣赏自然。这里的“樵”指的是樵夫,即砍柴的人,而“竹里歌”则是对他在竹林中高声歌唱的描绘,这里的意境清新而平和。
最后两句,“不堪无酒夜,回首梦烟波”,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景致却又缺乏享乐条件时的遗憾。这里的“不堪”意味着难以忍受,而“无酒夜”则是对一个没有酒精陪伴的夜晚的描写,显示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渴望;“回首梦烟波”则是一种心境的转换,通过回头去看那些如烟似雾的过去,或许有着某些难以忘怀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
忆昔咸丰之十载,粤西大盗来东吴。
异军苍头起吾里,白布帕首争前驱。
斩馘剧贼颇亦夥,日久粮乏难枝梧。
贼更积忿逞一决,户口十万遭焚屠。
贱子亡命草间活,但馀皮骨无肌肤。
贼退来归旧井里,积尸狼藉横交衢。
狗食人肉喜其腴,夜夜属餍肥其躯。
东邻老妪饿莫起,攫之而走冲门趋。
眼中所睹竟若此,咄哉天道何其诬。
三十年来事犹昨,至今梦寐常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