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息枯池,广之使涵泳。
疏凿得蒙泉,澄明睹明镜。
鱼鳞息枯池,广之使涵泳。
疏凿得蒙泉,澄明睹明镜。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清泉之美的诗句。"鱼鳞息枯池,广之使涵泳"中的“鱼鳞”形容水波的细腻和活泼,“息枯池”则表现了水源的丰盈和生机,而“广之使涵泳”则是说开辟出一片宽阔的水域,使得游鱼在其中自由穿梭。
接下来的"疏凿得蒙泉,澄明睹明镜"中,“疏凿得蒙泉”写出了人工开凿山石得到清泉的景象,而“澄明睹明镜”则是说这清泉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映射出周遭的风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环境改造能力的自信,以及他们在与自然和谐共处时所体现出的审美情趣。
井阑啼碎金梧影,声声羂愁难断。
竹簟邀凉,瓜藤架月,烟外不胜清怨。才听又远。
认幽涧哀弦,被风吹转。
那得成丝,翠笼空饱豆花瓣。
篝灯谁寄永巷,弄鸳梭轧轧。残夜相伴。
露湿侵篱,星寒映杼,应恨回文零乱。搴帷意懒。
况无妇惊秋,宋郎凄婉。自谱相思,泪痕凝翠管。
倚朱檐,渐垂缨似豆,莺嘴正偷含。
珠唾脂匀,珊悬网碎,深夜圆映冰蟾。
倩纤指、楼阴细摘,误惊认、红染玉葱尖。
檀口香销,青衣梦杳,歌老何戡。
因念长安人远,伴飞花清宴,瘦笋同拈。
路熟斜街,盘分紫禁,何日遥寄筠篮。
料还记、鲥鱼乍上,数乡味、低唱望江南。
只怕流光易去,兜剩春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