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适桑乾归,君犹五溪去。
飘流若萍蓬,何繇复相遇。
迢迢江上山,历历烟中树。
后夜月明时,相思渺何处。
我适桑乾归,君犹五溪去。
飘流若萍蓬,何繇复相遇。
迢迢江上山,历历烟中树。
后夜月明时,相思渺何处。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送杨得昂》。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杨得昂分别后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思念。首句“我适桑乾归”写诗人自己刚刚从桑乾河畔归来,而“君犹五溪去”则表明友人即将前往遥远的五溪之地。接下来的“飘流若萍蓬”运用比喻,形容两人的漂泊不定,难以再次相遇,如同浮萍和蓬草随风飘荡。
“迢迢江上山,历历烟中树”描绘了江面上的山水景色,虽美景如画,但在诗人眼中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最后两句“后夜月明时,相思渺何处”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想象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却又不知他在何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以及对重逢的期待,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