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啼蜀魄,血泪染花深。
带雨眉犹蹙,迎风力未禁。
飘零今日怨,忘化昔年心。
万里无兵火,根应返鹤林。
东风啼蜀魄,血泪染花深。
带雨眉犹蹙,迎风力未禁。
飘零今日怨,忘化昔年心。
万里无兵火,根应返鹤林。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杜鹃花》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首句“东风啼蜀魄”以东风喻杜鹃鸟的啼鸣,唤起人们对蜀地(四川)的联想,蜀魄即蜀地的杜鹃,以其哀婉的叫声象征哀愁。"血泪染花深"进一步强化了杜鹃鸟悲痛的情感,仿佛其泪水浸透了花朵,渲染出浓郁的哀伤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带雨眉犹蹙,迎风力未禁”,通过拟人手法,写杜鹃鸟即使在风雨中仍紧锁眉头,表现出其坚韧不屈但又无法抗拒命运的力量。"飘零今日怨,忘化昔年心"表达了杜鹃鸟对当前飘零生活的无奈和对往昔无忧岁月的怀念,寓意着生命的变迁与无奈。
最后两句“万里无兵火,根应返鹤林”,借杜鹃鸟寄托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希望战火不再蔓延,万物得以安宁,杜鹃鸟能回归自然,回到它们理想的鹤林栖息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境遇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