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笭箵小,我谓笭箵大。
盛鱼自足餐,寘璧能为害。
时将刷蘋浪,又取悬藤带。
不及腰上金,何劳问蓍蔡。
谁谓笭箵小,我谓笭箵大。
盛鱼自足餐,寘璧能为害。
时将刷蘋浪,又取悬藤带。
不及腰上金,何劳问蓍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渔具诗·其十五》。诗中通过对渔具笭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看法。
"谁谓笭箵小,我谓笭箵大。盛鱼自足餐,寘璧能为害。"
这里诗人反驳世人认为渔具笭箵微不足道的观点,强调其在捕捉鱼类中的重要作用。"盛鱼自足餐"说明使用笭箵可以满足自己对食物的需求,而"寘璧能为害"则指出即便是珍贵如璧石,也可能因贪欲而招致灾难。
"时将刷蘋浪,又取悬藤带。"
诗人描述渔夫在特定时刻,利用笭箵清理水中的杂草,同时采集悬挂的藤蔓作为捆绑用的材料。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渔夫勤劳和精明的一面。
"不及腰上金,何劳问蓍蔡。"
最后,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不需要华丽如挂在腰间的黄金装饰,只需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即可,无需过多关注外界的纷争和复杂。
整首诗通过渔具笭箵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简单、自给自足生活态度的赞美。
曾闻燕市花,焙根出土穴。
扶疏能几时,生意蚤萎折。
相传利州石,暴长四十尺。
物苟昧其天,非祥遂为孽。
旁行笑独行,纡捷敢相絜。
独行胜旁行,差能免蹉跌。
石上一寸蒲,棱棱八九节。
黄杨虽厄闰,终不犯寒热。
如彼绿拗儿,故当耐其拙。
并置屏几间,聊复从所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