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燕市花,焙根出土穴。
扶疏能几时,生意蚤萎折。
相传利州石,暴长四十尺。
物苟昧其天,非祥遂为孽。
旁行笑独行,纡捷敢相絜。
独行胜旁行,差能免蹉跌。
石上一寸蒲,棱棱八九节。
黄杨虽厄闰,终不犯寒热。
如彼绿拗儿,故当耐其拙。
并置屏几间,聊复从所悦。
曾闻燕市花,焙根出土穴。
扶疏能几时,生意蚤萎折。
相传利州石,暴长四十尺。
物苟昧其天,非祥遂为孽。
旁行笑独行,纡捷敢相絜。
独行胜旁行,差能免蹉跌。
石上一寸蒲,棱棱八九节。
黄杨虽厄闰,终不犯寒热。
如彼绿拗儿,故当耐其拙。
并置屏几间,聊复从所悦。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表达了对生命力、适应性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首句“曾闻燕市花,焙根出土穴”以燕市花的生长过程起笔,暗示了生命从微小到繁盛的过程。接着,“扶疏能几时,生意蚤萎折”则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强调了生命力的珍贵。
“相传利州石,暴长四十尺”描述了一块石头的异常生长,引出“物苟昧其天,非祥遂为孽”的感慨,指出自然界中某些现象可能并非正常或吉祥的预兆,暗含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和对异常现象的警惕。
“旁行笑独行,纡捷敢相絜”通过对比“旁行”与“独行”,展现了不同路径的选择及其结果,暗示了在面对困难和选择时,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独行胜旁行,差能免蹉跌”进一步强调了独立自主的价值,指出在复杂环境中,坚持自我方向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挫折。
“石上一寸蒲,棱棱八九节”描绘了一寸蒲草的坚韧,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生命力,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
“黄杨虽厄闰,终不犯寒热”通过黄杨树在闰月中的表现,强调了生命力在逆境中的坚守,体现了对生命力的赞美。
“如彼绿拗儿,故当耐其拙”将生命力比作“绿拗儿”,强调了生命力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和不易,鼓励人们欣赏和接纳这种特质。
最后,“并置屏几间,聊复从所悦”表达了将这些生命力的象征放置于生活空间中,作为心灵慰藉和欣赏的对象,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力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对生命力、适应性、坚韧不拔精神的深刻思考和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以及对个人成长路径的反思。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