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志四方,有事先县弧。
焉能钓三江,终年守菰蒲。
如何驷隙间,流光日已徂。
矫首望太行,努力驱盐车。
风吹河北雁,飒沓云中呼。
岂无怀土心,所羡千里途。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县弧。
焉能钓三江,终年守菰蒲。
如何驷隙间,流光日已徂。
矫首望太行,努力驱盐车。
风吹河北雁,飒沓云中呼。
岂无怀土心,所羡千里途。
这首诗《丈夫》是清代思想家、学者顾炎武所作。诗中以“丈夫”为题,借以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个人抱负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句“丈夫志四方”,开篇即点明了“丈夫”的形象特征——胸怀大志,志在四方。接着,“有事先县弧”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丈夫”面对事务时的果断与决断,体现了其行事的果敢和效率。随后,“焉能钓三江,终年守菰蒲”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丈夫”不满足于平凡生活,追求更大舞台的决心。紧接着,“如何驷隙间,流光日已徂”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促使“丈夫”更加珍惜光阴,追求远大的目标。“矫首望太行,努力驱盐车”则展现了“丈夫”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与毅力,即使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也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风吹河北雁,飒沓云中呼”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象征着“丈夫”在广阔天地间自由翱翔,追求自己的梦想。“岂无怀土心,所羡千里途”则表达了“丈夫”虽有对家乡的思念,但更向往远方的广阔世界,追求更远大的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丈夫”形象的描绘,以及对理想、现实、时间、困难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顾炎武对于人生价值、个人抱负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勇于追求理想,不畏艰难,珍惜时间,不断前行。
泪点成瓣,关情不少,传来字字生香。
任尊前拍手,高唱何妨。
为报西风可否,将此意、吹倒吴江。
试看取、梦回月榭,人倚吟窗。悠扬。
个中无赖,怕凤管声声,吹断人肠。
把新诗叠奏,尽协宫商。
响彻碧云天际,问谁个、正舞霓裳。
料应是、惊鸿顾影,夜月如霜。
无端世事,把两眉愁锁,寸肠悲裂。
焚砚烧书原不错,省却三生慧业。
彩笔空挥,瑶琴漫抚,都是鹃啼血。
加餐高卧,随缘便抵佳节。
任他呆女痴儿,欢场惯占,天不加磨折。
试问繁华春梦里,几个风流人物。
花月凄凉,文章歌哭,今古无分别。
英雄眼冷,等闲白了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