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柳鸣槐较恨多,一声声送夕阳过。
朱楼尽是笙歌地,不解悲秋奈若何。
咽柳鸣槐较恨多,一声声送夕阳过。
朱楼尽是笙歌地,不解悲秋奈若何。
这首清代诗人上鉴的《秋蝉》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致和情感。"咽柳鸣槐较恨多",通过写蝉鸣在柳树和槐树间低回哀鸣,传达出一种深深的秋意和哀愁。"一声声送夕阳过",蝉鸣与落日相伴,更显孤独与凄凉,暗示时光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朱楼尽是笙歌地,不解悲秋奈若何",则转向对繁华景象的对比。华丽的朱楼中充斥着笙歌宴乐,似乎并未察觉到秋的悲凉,这与蝉的悲鸣形成鲜明对照。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感慨,以及自己无法排遣的悲秋之情。
整首诗以蝉鸣为线索,通过对比繁华与寂寥,展现了秋日的哀愁和人生的无常,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与君兄弟匡岭故,与君相逢扬子渡。
白浪南分吴塞云,绿杨深入隋宫路。
隋家文物今虽改,舞馆歌台基尚在。
炀帝陵边草木深,汴河流水空归海。
古今悠悠人自别,此地繁华终未歇。
大道青楼夹翠烟,琼墀绣帐开明月。
与君一言两相许,外舍形骸中尔女。
扬州歌酒不可追,洛神映箔湘妃语。
白马黄金为身置,谁能独羡他人醉。
暂到香炉一夕间,能展愁眉百世事。
君看白日光如箭,一度别来颜色变。
早谋侯印佩腰间,莫遣看花鬓如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