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贺老今何在,几度新声改。怨声坐使旧声阑,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
断弦试问谁能晓,七岁文姬小。试教弹作辊雷声,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
定场贺老今何在,几度新声改。怨声坐使旧声阑,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
断弦试问谁能晓,七岁文姬小。试教弹作辊雷声,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定场贺老"为典故,表达了对传统音乐技艺变迁的感慨。"定场贺老今何在"开篇,询问昔日技艺高超的乐师贺老如今何处,暗示了对往昔艺术辉煌的怀念。接下来的"几度新声改",揭示了音乐风格的演变,新曲层出不穷。
"怨声坐使旧声阑",批评了新潮音乐可能带来的对传统曲目的冲击,使得人们只追求新奇而忽视了经典。"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进一步指出大众审美倾向于华丽繁复,却忽略了质朴深沉的技艺。
"断弦试问谁能晓",借断弦之喻,表达对失传技艺的惋惜。"七岁文姬小",提及的是蔡文姬七岁时就能辨识琴音的故事,以此强调早慧与技艺传承的重要性。最后,"试教弹作滚雷声",设想如果能重现激昂如雷的音乐,或许能唤醒那些对传统有深厚感情的人,"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预想那些怀念盛唐文化的前辈,听到这样的演奏会激动得热泪盈眶。
整首词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苏轼对于传统音乐艺术衰落的忧虑,以及对技艺传承的深深关切。
玉律应青阳,鸾驾幸春方。
彗云陈罕罼,亘野列旗常。
雕弓连月彩,雄剑聚星光。
观兵辽碣上,停骖渤澥傍。
浮天既淼淼,浴日复沧沧。
水映红桃色,风飘丹桂香。
蜃结疑楼峙,涛惊似盖张。
三韩沐醇化,四郡伫唯良。
深仁苞动植,神武詟遐荒。
愿草登封礼,簪绂奉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