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杆空处。扑入东风絮。两两鹧鸪啼不住。
却又无烟无雨。春愁乱似杨丝。春腰瘦似杨枝。
夕燕未知归否,卷帘待了多时。
阑杆空处。扑入东风絮。两两鹧鸪啼不住。
却又无烟无雨。春愁乱似杨丝。春腰瘦似杨枝。
夕燕未知归否,卷帘待了多时。
这首《清平乐·韭花馆春日作》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里韭花馆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韵律。
“阑杆空处。扑入东风絮。” 开篇以“阑杆空处”点明地点,暗示着春日的宁静与空旷。“扑入东风絮”,则以轻盈的春风和飘扬的柳絮,营造出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春日画卷之中。
“两两鹧鸪啼不住。” 鹧鸪的啼叫声在空中回荡,不绝于耳,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泼。这里的“两两”不仅指鹧鸪成对,也暗含着诗人对和谐与美好的向往。
“却又无烟无雨。” 这一句转折,强调了春日的晴朗与明媚,没有烟雾缭绕,也没有雨水侵扰,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与纯净。
“春愁乱似杨丝。春腰瘦似杨枝。”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春愁比作纷乱的杨树细丝,将春日的景象比作纤细的杨树枝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外界景物的细腻观察。
“夕燕未知归否,卷帘待了多时。”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等待的画面,傍晚时分,燕子是否归巢成了诗人关注的焦点,他卷起窗帘,静静地等待,这份等待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期待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韭花馆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
君才磊磊称时英,山东七郡蚤知名。
才雄本自宜高荐,况是明时矜豪彦。
胡为一弃便沉沦,有似骅骝栖亩畔。
忆昨乘骢游宛洛,骄嘶被顾待丹毂。
途间遥认五花毛,台里合推千里足。
仰揖群公尽整缨,平交七贵争酬玉。
可怜光宠不相待,世事悠悠须臾改。
今日面情昔不同,昔时欢结今何在。
浮沉薄俗难重陈,肮脏壮怀勿用悔。
鬓上渐生白雪霜,手中且有黄金罍。
但听悲伤歌北邙,便轻偪侧蹈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