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下清江竹节滩,长烟漠漠水漫漫。
人家断岸斜阳好,客子中流薄暮寒。
船下清江竹节滩,长烟漠漠水漫漫。
人家断岸斜阳好,客子中流薄暮寒。
这首诗描绘了竹节滩上的一幅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景象。首句“船下清江竹节滩”,以“船”为引子,点明地点在清江的竹节滩,暗示出一种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接着,“长烟漠漠水漫漫”一句,通过“长烟”和“水漫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意境,烟雾缭绕的景象与水波不兴的平静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静谧之美。
“人家断岸斜阳好”一句,将视角转向岸边,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温馨画面。在断岸之上,有人家点缀其间,夕阳的余晖洒在这些房屋上,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生活的安逸与和谐。
最后一句“客子中流薄暮寒”,则将视线拉回江面,聚焦于漂泊在外的旅人。在薄暮时分,江面上寒气渐浓,这位“客子”或许正经历着旅途中的孤独与寒冷。这一句通过“客子”的感受,表达了对漂泊者生活状态的同情与关注,同时也深化了整首诗的情感层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竹节滩上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交织的画面,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旅人孤独心境的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吾闻徂徕之山,巀嶭高万丈,上有古松千尺蟠踞厓之颠。
白日行天不到地,苍藤翠茑倒挂相钩连。
皴皮剥落根半露,偃盖反走枝相缠。
下有元精山灵秘流膏,入土今千年。
樵人牧竖不敢伐,乃知神物天能全。
阴厓半夜起蛟蠖,哀壑万里含云烟。
世间此木不见用,偃蹇独卧空山前。
只今大厦将倾圮,风雨无庇真堪怜。
呜呼安得此木供采用,能令四海苍生重熙然。
耆旧日云瘁,斯人今则亡。
高门自乔木,清望惜吾徒。
久厌挥金誉,遥传奉使图。
勤劳中外洽,醇介始终孚。
历职参廷尉,纡金列大夫。
俄闻去秦陇,早已忆江鲈。
自耻为名累,非关索杖扶。
角巾聊宴乐,园径忽榛芜。
令子中朝贵,青云奋翼俱。
苍茫凶问远,浩荡国恩殊。
紫玺加封旧,黄金赐葬逾。
死生三品遇,伉俪百年须。
走送连童稚,飞旌出市衢。
夜台浑寂寞,霜雪正膏涂。
永与交亲隔,何言岁月徂。
野风吹客泪,肠断更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