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销魂。半窗蕉雨黄昏。
早又画角吹残,三弄落谯门。
欲向桂丛轻诉,怕桂花馨薄,不解留人。
更素娥暝泣,鲛丝玉箸,难剪愁根。
檐花滴碎,离情似梦,捣梦如尘。
小阁笼寒,空伫想、夕篝熏罢,香篆秋痕。
琼箫恨远,问甚时、重见真真。
待后夜,定怀中掌上盈盈,唤起同款芳尊。
暗销魂。半窗蕉雨黄昏。
早又画角吹残,三弄落谯门。
欲向桂丛轻诉,怕桂花馨薄,不解留人。
更素娥暝泣,鲛丝玉箸,难剪愁根。
檐花滴碎,离情似梦,捣梦如尘。
小阁笼寒,空伫想、夕篝熏罢,香篆秋痕。
琼箫恨远,问甚时、重见真真。
待后夜,定怀中掌上盈盈,唤起同款芳尊。
这首《湘春夜月·苦雨寄闷》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周岸登所作,描绘了作者在苦雨连绵的夜晚,内心愁绪难以排解的情景。"暗销魂"四字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哀伤的氛围。"半窗蕉雨黄昏",通过窗外的细雨和黄昏的景色,进一步渲染了孤寂与落寞。
"早又画角吹残,三弄落谯门",画角声响起,打破了黄昏的宁静,三声凄凉的号角声更增添了离愁别绪,仿佛谯楼上的更鼓在催促着时光流逝。接下来,词人试图向桂花倾诉心事,但又担心桂花香气淡薄,无法留住人的思绪,暗示了内心的孤独无依。
"更素娥暝泣,鲛丝玉箸,难剪愁根",这里运用了神话中的嫦娥和鲛人泪的典故,将愁绪比作难以剪断的愁根,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愁苦之深。檐头的雨滴声,如同离别的泪水,滴滴答答,梦境般破碎,又如尘埃般纷飞,象征着情感的纷扰和失落。
"小阁笼寒,空伫想",词人独自在寒冷的小阁中,徒然怀念过去的温馨时刻,香篆的痕迹记录着秋日的记忆。"琼箫恨远",借琼箫的悠长哀怨,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最后,词人期盼在未来的某个夜晚,能再次与亲人共聚,共享芳樽,以此寄托对团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苦雨之夜的孤寂心情,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湘浦梅花两度开,直应天意别栽培。
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
寒气与君霜里退,阳和为尔腊前来。
夭桃莫倚东风势,调鼎何曾用不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