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况青云有恨身,眼前花似梦中春。
浮生七十今三十,已是人间半世人。
无况青云有恨身,眼前花似梦中春。
浮生七十今三十,已是人间半世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感春》。诗中透露出一种对青春易逝的无奈和感慨,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无况青云有恨身,眼前花似梦中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情境,诗人将自己比作漂泊于无尽青云之中的孤独灵魂,有着无法排遣的哀愁。而眼前的繁华如同梦中之景,不禁让人怀疑其真实性。这里的“花”代表了春天的美好,但也带有一种虚幻和易逝的特质。
"浮生七十今三十,已是人间半世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有限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诗人以“浮生”指代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并通过数字“七十”和“三十”具体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强调自己已经度过了人生的半程,带有一种对时光的珍惜和自我生命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悟,是一篇蕴含丰富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凌波罗袜生尘,翠旌孔盖凝朝露。
仙风道骨,生香真色,人间谁妒。
伫立无言,长疑遗世,飘然轻举。
笑阳台梦里,朝朝暮暮,为云又还为雨。
狼藉红衣脱尽,羡芳魂不埋黄土。
涉江径去,采菱拾翠,携俦啸侣。
宝玦空悬,明珰偷解,相逢洛浦。
正临风歌断,一双翡翠,背人飞去。
金吾不禁夜,放箫鼓、恣游遨。
被万里长风,一天星斗,吹堕层霄。
御楼外香暖处,看人閒平地起仙鳌。
华烛红摇醉勒,瑞烟翠惹吟袍。老来怀抱转无聊。
虚负可怜宵。遇美景良辰,诗情渐减,酒兴全消。
思往事今不见,对清尊瘦损沈郎腰。
惟有当时好月,照人依旧梅梢。
痴云驾日日为黄,白光半夜漏东方。
广寒兔老玉发蜕,一箭刚风落人世。
锦宫肉屏香汗溶,酒如春江饮如虹。
彩鸾帘额不受卷,酒面洗作梨花风。
阶前狮子积不坏,十日琼田换尘界。
金钲取挂扶桑晓,照见琼田出寒莩。
这个○儿,自历劫以来无象。况端端正正,亭亭当当。
细入微尘无影迹,大周天界难安放。
更通天彻地任纵横,无遮障。没根宗,没形状。
烁烁明,团团亮。只这个便是,本来模样。
放出直超无色界,收来隐在光明藏。
待顶门、裂破现圆通,金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