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
《浪淘沙》全文
清 / 张景祁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凉月二分残。圆缺谁看。繁镫渐远渐阑珊。

独有凤箫声不断,还在前山。夜久莫凭栏。

风露漫漫。满身香雾縠衣单。料得锦帷眠惯早。

可耐轻寒。

(0)
鉴赏

此诗《浪淘沙》由清代诗人张景祁所作,描绘了一幅月夜思人的凄美画面。

首句“凉月二分残”,以“凉月”点明季节与时间,暗示夜晚的清凉与月色的残缺,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二分残”则暗示了月相的变化,预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圆缺谁看”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深邃的情感世界,月之圆缺,象征着人世间的聚散离合,而“谁看”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无人共赏这一美好景象的感慨,也暗含了对远方爱人思念之情的寄托。

“繁镫渐远渐阑珊”描绘了灯火逐渐稀疏、渐行渐远的场景,与月色的残缺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离别的氛围。灯火的“阑珊”不仅指物理上的消逝,也象征着情感的渐淡与距离的拉远。

“独有凤箫声不断,还在前山”中,“凤箫”是古代传说中的乐器,常与神仙或高雅的音乐相联系,此处用来形容远方传来的悠扬乐声,既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乐声“不断”与灯火“阑珊”形成对比,强化了孤独与期待的复杂情感。

“夜久莫凭栏,风露漫漫”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长夜难眠的无奈与孤独。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倚靠栏杆,感受着无尽的风与露,身心俱冷,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无助。

“满身香雾縠衣单”描绘了诗人穿着单薄的纱衣,被夜间的香雾包围,身体感到寒冷的情景。这里的“香雾”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渴望。

最后,“料得锦帷眠惯早,可耐轻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早早就习惯于温暖的锦被,而自己却难以忍受这轻寒的无奈与心酸。通过对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月夜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内心的孤独感。

作者介绍

张景祁
朝代:清   字:蘩甫   号:韵梅(一作蕴梅)   籍贯:浙江钱塘(今杭州)   生辰:1827-?

张景祁(1827-?) 清末文学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原名左钺,字蘩甫,号韵梅(一作蕴梅),又号新蘅主人。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四年)进士。曾任福安、连江等地知县。晚年渡海去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工诗词。历经世变,多感伤之音,作品贴近时代,有许多叙事咏史之作。有《新蘅词》、《蘩圃集》、《研雅堂诗、文、骈体文》等。 
猜你喜欢

和随园集中咏物子敬索赋·其一

怪底锋铓敛,曾经百鍊来。

善藏原待用,能断即奇才。

热血磨难灭,浮云抉不开。

银环消息断,怕被美人猜。

(0)

斋联

古来才大难为用;老去诗名不厌低。

(0)

挽张百熙联

举世颂儒臣,谁识磊砢孤怀,独以至诚伸大节;

群才归巨壑,每忆风流宏奖,自期努力答深知。

(0)

挽俞其章联

诗情孤寄,鉴赏独真,千古感知音,只愧子衡酬少谷;

勇退有心,贤劳致病,一官征勤事,应如朱邑祀桐乡。

(0)

挽刘坤一联

戊戌庚子后,内外各军国大政,盘错不动,惟公主之,时局赖贤才,痛南天风雨凄凉,忽失九重倚畀;

潇湘衡岳间,中兴诸将相老臣,硕果仅存,而今已矣,门墙感遗泽,听东海波涛呜咽,如闻百万悲歌。

(0)

挽吴可读联

皋言憨直我同称,记曾北阙上书,色动朝廷,声传里闬;

尸谏忠贞君独擅,从此东山归骨,光争日月,气精风霆。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