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庚子后,内外各军国大政,盘错不动,惟公主之,时局赖贤才,痛南天风雨凄凉,忽失九重倚畀;
潇湘衡岳间,中兴诸将相老臣,硕果仅存,而今已矣,门墙感遗泽,听东海波涛呜咽,如闻百万悲歌。
戊戌庚子后,内外各军国大政,盘错不动,惟公主之,时局赖贤才,痛南天风雨凄凉,忽失九重倚畀;
潇湘衡岳间,中兴诸将相老臣,硕果仅存,而今已矣,门墙感遗泽,听东海波涛呜咽,如闻百万悲歌。
此挽联以沉痛之笔描绘了刘坤一在戊戌庚子年间所面临的内外交困局面,以及其在国家大政中的关键角色。联语中提到“内外各军国大政,盘错不动,惟公主之”,形象地展现了刘坤一在复杂政治局势中的重要地位与责任。
接着,联语通过“时局赖贤才”表达了对刘坤一才能的肯定和依赖,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时局动荡的无奈与感慨。“痛南天风雨凄凉,忽失九重倚畀”一句,以南天风雨喻指国家局势的动荡,而“九重倚畀”的失去,则表达了对刘坤一离世后国家失去依靠的深切哀痛。
联语进一步转向对刘坤一个人命运的哀悼,提到“潇湘衡岳间,中兴诸将相老臣,硕果仅存”。潇湘、衡岳均为湖南的地理标志,此处暗示刘坤一与湖南的深厚联系,以及他作为中兴之臣的重要角色。然而,“而今已矣”三字,却将这种辉煌与荣耀瞬间化为虚无,表达了对刘坤一逝世的哀伤之情。
最后,“门墙感遗泽,听东海波涛呜咽,如闻百万悲歌”四句,以“门墙”象征刘坤一的影响与遗产,强调其精神与成就将永远流传。同时,通过“东海波涛呜咽”和“百万悲歌”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对刘坤一离世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以及其影响之深远。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高度赞扬了刘坤一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担当与贡献,也深刻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哀思与怀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