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仪衍恒运,日月斯晦蚀。
阴阳靡协和,风雨失其职。
天道垂常象,君子重刑式。
百揆理四时,允为天子翼。
一物苟失所,忧怀动颜色。
邈哉古圣贤,旁招暨幽侧。
重华辟四门,尼父取三益。
周公致太平,吐哺不终食。
二仪衍恒运,日月斯晦蚀。
阴阳靡协和,风雨失其职。
天道垂常象,君子重刑式。
百揆理四时,允为天子翼。
一物苟失所,忧怀动颜色。
邈哉古圣贤,旁招暨幽侧。
重华辟四门,尼父取三益。
周公致太平,吐哺不终食。
这首诗《杂诗》由明代诗人周祚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探讨了自然、社会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二仪衍恒运,日月斯晦蚀”描绘了宇宙运行的规律,日月的盈亏象征着自然界的变化与循环。接着,“阴阳靡协和,风雨失其职”指出当自然界的阴阳平衡被打破,风雨失去应有的节律时,便预示着某种秩序的紊乱或危机的来临。
“天道垂常象,君子重刑式”强调了自然法则的重要性,君子应当遵循自然规律行事,不可违背。随后,“百揆理四时,允为天子翼”表达了对君主应如四季般有序治理国家的期待,君主应当成为国家稳定与繁荣的守护者。
“一物苟失所,忧怀动颜色”警示任何事物偏离正轨都会引发忧虑,暗示个人与社会都应保持和谐与平衡。接下来,“邈哉古圣贤,旁招暨幽侧”赞美古代圣贤能洞察万物,既关注显而易见的事物,也深入探究隐秘之处。
“重华辟四门,尼父取三益”提到虞舜开四门纳谏,孔子择善而从,强调了开放包容与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周公致太平,吐哺不终食”赞扬周公致力于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即使在忙碌中也不忘接待贤士,体现了其卓越的领导才能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以自然现象为引子,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想领导者应有的品质与责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与人生智慧的深刻思考。
两信海潮喧晓夕,百年事过无遗迹。
旧住招提有几人,春风苔长湖边石。
清泉出石窦,白云卧山窝。
淋淫乍开霁,原野欢声多。
吾庐近西峰,其下林婆娑。
解衣坐磐石,持竿钓清波。
主人忘机心,鸥鸟亦无他。
东鲁与南郭,泰山等峨峨。
周子何人哉,自许不啻过。
一朝离草堂,山英遂横戈。
折辕不得还,如此俗驾何。
仰视前修翁,铅刀比太阿。
予弟山林人,心平气自和。
欢然乐箪瓢,笑彼荤膻罗。
好书不厌观,佳句时一哦。
烦赓紫芝曲,为我醉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