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拜先公丱角时,当年何武解歌诗。
郎君行马偏忘贵,文字雕虫尚见知。
铃阁看移陶侃甓,戟门留读广平碑。
此邦宰相回翔地,愿祝重来啖荔枝。
曾拜先公丱角时,当年何武解歌诗。
郎君行马偏忘贵,文字雕虫尚见知。
铃阁看移陶侃甓,戟门留读广平碑。
此邦宰相回翔地,愿祝重来啖荔枝。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所作的《送岑云阶移督滇黔(其四)》。诗中表达了对岑云阶赴任滇黔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寓含了对岑氏才华的赞赏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曾拜先公丱角时”,回忆岑云阶的父亲年轻时的风采,暗示岑家世代书香门第。接着,“当年何武解歌诗”用典,以何武能理解诗歌的才情比拟岑云阶,显示出对其文学素养的肯定。
“郎君行马偏忘贵”一句,以“郎君”称呼岑云阶,表达对其潇洒不拘小节的赞美,同时提醒他即使身居高位,也不要忘记谦逊之德。“文字雕虫尚见知”进一步强调了对岑云阶在文学上的才华的认可。
“铃阁看移陶侃甓,戟门留读广平碑”描绘了岑云阶将要处理政务的场景,暗示他将像陶侃那样勤勉务实,又如广平碑文般留下深远影响。
最后两句“此邦宰相回翔地,愿祝重来啖荔枝”,点明滇黔之地是人才汇聚之处,祝愿岑云阶能在那里大展宏图,期待他未来能再次光临,共享岭南的荔枝佳果,寓意深厚,寄予厚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才子的赞美,展现了丘逢甲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
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
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
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辞与理,俱能足。
从别后,情尤笃,想鬓毛如鹤,目睛如鹘。
四海如公知己少,有心日日相追逐。
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
当轩有菊,几年不共结清欢。偶然乘兴南旋。
却念都城手种,谁兴护霜寒。
正闰余秋晚,曾未开残。宦游最难。算长在别离间。
不是未逢蓓蕾,早已阑珊。
今年好处,恰花近重阳慰病颜。微雨后、一笑相看。
买陂塘旋栽杨柳,英雄颇识时务。
老臣正欲彰君赐,未办万间风雨。安石渚。
可无事争墩,吾自安吾屿。
从人浪语,且雪后观山,灯前飞盖,不动剡溪趣。
西湖梦,却要扁舟来许。何时命驾如吕。
对梅浑是苏堤上,追和逋仙佳句。茶当醑。
有佳客相过,刻烛论诗谱。因评近古。
自昼锦归来,观鱼轩后,谁更问园圃。
少日襟期,不信儒冠,能把身误。
长歌拂袖南来,眼底云霄平步。
黄金散尽,三年流落京华,区区又上并州路。
官冷坐无毡,任齑盐朝暮。今古。
男儿万里封侯,休叹云萍羁旅。
我亦苍黄,明日携书北去。
居庸关下,萧萧风振驼铃,酒醒梦觉君何处。
画出断肠时,满斜阳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