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携琴访友圆》
《携琴访友圆》全文
明 / 谢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秋林红叶晚萧萧,乘兴携琴过野桥。

人在翠微寻不见,白云如练束山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自然之美与访友的情趣。

首先,“秋林红叶晚萧萧”,诗人以“秋林”作为背景,点明了季节和地点,红叶在秋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氛围。“晚萧萧”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环境的静谧与清冷。这一句通过色彩与声音的结合,勾勒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景象。

接着,“乘兴携琴过野桥”,诗人以“乘兴”二字表达了自己访友时的心情,既有兴致勃勃的期待,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携琴而行,不仅增添了旅途的雅致,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场心灵的交流与共鸣。通过“野桥”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访友地点的自然与原始,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人在翠微寻不见”,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对比,将访友的过程描绘得既神秘又充满期待。翠微,指的是青翠的山峦,隐喻着友人所在之地的幽静与高雅。然而,由于环境的复杂与变化,访者在翠微之中难以直接寻见友人的踪迹,这种寻找的过程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最后,“白云如练束山腰”,以“白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云朵在山间缭绕的情景,如同白色的丝带般环绕着山腰。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象征着友谊的纯洁与永恒,仿佛是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整个画面在静态与动态、色彩与线条的交织中,达到了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访友场景,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交融,以及友情在自然中的深刻体现。

作者介绍

谢常
朝代:明

苏州府吴江人,字彦铭,一作彦明。少时师事扬维祯。长四六文。洪武中举秀才,试赋称旨,以母老不受官职,隐居震泽之东溪,教授生徒。有《桂轩稿》、《东溪集》。
猜你喜欢

送周知监·其二

土瘠事刀耕,家无终岁蓄。

所资盐井利,持易他州粟。

(0)

送庞祐甫五首·其四

江湖多青山,舟楫长往还。

山色难送客,不如住山间。

(0)

方务德元夕不张灯留饮赏梅务观索赋古风

昨日风雨今日晴,绿水桥南春水生。

使君元夕罢高宴,亭午邀客花间行。

危亭直上花几许,水仙夹径梅纵横。

不须沈水薰画戟,帘幕自有香风清。

门前纷纷鸟鹄乱,隐几坐爱寒江明。

忆昨淮南戎马动,岂谓景物还新正。

遗民归公十万口,鼙鼓日日严刀兵。

眼看指麾尽摩抚,闾里愁叹成欢声。

酬功端合侍玉辇,安得坐啸江干城。

景龙灯火公尚记,耆旧出语儿童惊。

我来两月滥宾客,况有别驾能诗名。

相从一笑说万事,重费美酒勤杯觥。

东风摇荡入烟柳,歌管错杂催离情。

诏书徵拜那可后,为公前马遥相迎。

(0)

喜雪

苦寒无那岁峥嵘,一夜阴风雪满城。

莫问牛羊迂使节,却思鹅鸭溷军声。

庭空剩喜罗琪树,履敝犹堪步玉京。

更碾新芽试汤火,从来冷淡是书生。

(0)

挽王侨卿右司词

壮年嘉誉蔼瀛洲,衮衮诸公并俊游。

献纳未持天上橐,光华频总峤南州。

牢盆剩算波熬素,蒲泽终期剑买牛。

世路荣枯真莫问,浮云山眇泪横秋。

(0)

送施徽州二首·其二

江出新安见底清,黄山高势碧峥嵘。

裤襦会遣民皆有,枹鼓悬应夜不鸣。

蜡屐未须怀别墅,虎符今喜得名城。

他时一榻容徐稚,端共舆人乐政成。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