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者人心之所同,苟能有德类斯从。
不须闭户嗟寥落,但立诚心自用功。
德者人心之所同,苟能有德类斯从。
不须闭户嗟寥落,但立诚心自用功。
此诗《训蒙绝句·心有邻》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之手。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其诗作往往蕴含深刻哲理与道德教诲。
“德者人心之所同”,开篇即点明道德是人心共有的准则,强调了道德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苟能有德类斯从”,接着指出只要具备道德品质,就能得到相应的追随和认同,体现了道德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不须闭户嗟寥落”,诗人劝诫人们不必因外界的冷落而感到孤独或沮丧,意在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但立诚心自用功”,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内心的真诚与努力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朱熹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成长的深刻见解,既具有道德教化的意义,也富有生活哲理,鼓励人们在追求道德完善的同时,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
意欲从君,谗言孔多。悲结成疹,没命黄垆。
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多,名为凤凰。
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
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松风一榻响潇潇。倚天涯、霜鬓愁雕。
夜雨宿青原,可怜瘦尽琴腰。伤心事、莫话南朝。
江山付,秋壑红羊劫换,白雁声高。
念君恩重处,难把壮怀销。寥寥。
余音寄徽外,天水碧、落日寒潮。
回首望中原,烽火万井萧条。旧君弦、谁续鸾胶。
断魂招,惟有桐心不死,桐尾先焦。
剩凄凉玉带,残墨泪痕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