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习后学毗尼,土榻蒲团日掩扉。
十诵从今须细讨,莫教辜负水田衣。
瑜珈习后学毗尼,土榻蒲团日掩扉。
十诵从今须细讨,莫教辜负水田衣。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的《赠一真师》。诗中描绘了修行者在瑜伽修炼之后,转入学习毗尼(佛教戒律)的过程。诗人以“土榻蒲团日掩扉”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者的日常生活,即在简陋的环境中静坐冥想,与世隔绝,专心于修行。接下来,“十诵从今须细讨”表明了修行者对佛教经典的学习态度,需细致研读,深入理解。最后,“莫教辜负水田衣”则表达了对修行者不要浪费修行机会,珍惜每一刻,努力精进的期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佛教修行的精神追求与生活态度。
云鬓犀枕,谁似得、钱塘人物。
还又喜、小窗虚幌,伴人幽独。
荐枕恰疑巫峡梦,举杯忽听阳关曲。
问泪痕、几度浥罗巾,长相续。南浦远,归心促。
春草碧,春波绿。黯销魂无际,后欢难卜。
试手窗前机织锦,断肠石上簪磨玉。
恨马头、斜月减清光,何时复。
洞天春色盈盈,乱山秀出千堆锦。
云收雨敛,晓晴烟淡,碧空横枕。
高卧怡怡,顿开怀抱,释迷忘寝。
看仙花瑞草,迎风照日,腾光彩,异凡品。
欢庆时丰岁稔。万邦宁、百邪俱禁。
太平国里,长安陌上,纵横有甚。
大道无疑,傍门斜径,不须详审。
是从来浩劫,神仙过路,但曾经恁。
虚心翠竹,禀天然、一气生来清独。
月下风前堪赏玩,嘲谑令人无俗。
嫩叶萧骚,隆冬掩映,秀出千林木。
英姿光润,状同玄辅寒玉。
好事东里田侯,南溪新种,使我开青目。
尽日高吟窗外看,风飐筠梢摇绿。
冉冉幽香,萧萧疏影,坐卧清肌肉。
云龛闲伴,雅怀惟称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