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板歌残陌上花,过墙荆棘刺檐牙。
指挥已失铁如意,赐予宁存玉辟邪。
败屋春归无主燕,废池雨产在官蛙。
木棉庵外尤愁绝,月黑夜深闻鬼车。
檀板歌残陌上花,过墙荆棘刺檐牙。
指挥已失铁如意,赐予宁存玉辟邪。
败屋春归无主燕,废池雨产在官蛙。
木棉庵外尤愁绝,月黑夜深闻鬼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荒废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的无奈。"檀板歌残陌上花"一句,通过檀板(一种古代乐器)的哀曲与荒废的道路两相对比,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伤。"过墙荆棘刺檐牙"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封闭和隔绝的状态,荆棘长满,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的冷漠。
"指挥已失铁如意"中,“铁如意”原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器,此处则暗示着权力与控制力的丧失。"赐予宁存玉辟邪"一句,玉辟邪是一种美丽的玉器,但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败屋春归无主燕"、"废池雨产在官蛙"两句,通过荒废的建筑和自然界的生机,展示了时间流逝与生命循环的主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个人的命运无常。
最后两句“木棉庵外尤愁绝,月黑夜深闻鬼车”则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恐怖的氛围。木棉庵可能是诗人心灵的避难所,而"愁绝"表达了诗人的深沉忧虑;"月黑夜深闻鬼车"则让人联想到了超自然的世界,增添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恐惧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荒废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个人命运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四座请听歌吴趋,阖闾城郭连江湖。
美人家在馆娃侧,相思天末采蘼芜。
蘼芜春到江波阔,梦逐寒烟不可越。
旧苑荒台柳半残,管弦何处枫桥月。
先生大隐吴门市,高卧十年犹未起。
已闻隐几若南綦,复见篮舆同栗里。
读书怀古倍情深,琅函遗我胜兼金。
参辰旷隔不可见,离忧日暮空行吟。
君振王风存大雅,予亦巴歌怜和寡。
何日吹箫向市中,几时佣作居庑下。
江云溟溟姑苏台,尚有乘春海燕来。
短书珍重五千里,欲寄愁心未易裁。
附罗砥南极,高可近青天。
牂牁万里流,疾走汇百川。
昔有宋南和,芳业芬花田。
夫子踵前武,文藻春华鲜。
敦行自皇古,丰肌蓬瀛仙。
湛识罔不达,汤汤浚审渊。
经术焫六虚,治法绝党偏。
减登如可还,繄曰能比肩。
文章信含誉,紫府分衡铨。海澨?鲻品,获游清泠泉。
沐浴此萧艾,遂欲口兰荃。
感恩与知己,逖哉三生缘。
搴衣秋江浒,临岐剧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