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门前客元无迹,谀墓中人本不工。
犹有邻僧能送米,未妨窃比玉川公。
问门前客元无迹,谀墓中人本不工。
犹有邻僧能送米,未妨窃比玉川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致仕后即事十五首》中的第十首。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退职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问门前客元无迹”,描绘了诗人门前冷落,来访者稀少的场景,流露出一种孤寂之感。次句“谀墓中人本不工”暗指自己已经远离官场,不再追求世俗的赞誉,表现出淡泊名利的态度。
接着,“犹有邻僧能送米”写出了邻里间的人情温暖,虽然不再有官场应酬,但还有僧人送来生活所需,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诗人的孤独。最后一句“未妨窃比玉川公”,诗人以唐代著名隐士卢仝(玉川子)自比,表达出即使在退隐生活中,也能保持自我,享受清贫宁静的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致仕后的闲适与淡然,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明月濯濯扬清辉,金风瑟瑟华叶衰。
蟋蟀夜深床下啼,起观银汉夜何其。
二十八宿罗参差,为君中夜理桐丝。
大弦凄急小弦悲,不能终曲涕交垂。
人生春华能几时,那能离别长如斯。
入门各媚当告谁,噭噭鸿雁向南飞,何不游子偕来归。
挥手岂无泪,春风满水涯。
一官堪自笑,白首更何为。
去路看蓬梗,前山望武夷。
悠然正行役,归计不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