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袍二万纵人多,笔误无如鬼魅何。
祇恐有司长莽卤,那知昏病自蹉蛇。
交游解散文因怪,门户谁兴鬓欲皤。
赖有阿连才思逸,乘槎好好上天河。
银袍二万纵人多,笔误无如鬼魅何。
祇恐有司长莽卤,那知昏病自蹉蛇。
交游解散文因怪,门户谁兴鬓欲皤。
赖有阿连才思逸,乘槎好好上天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所作的《试后自题因送从弟敬之赴省》。诗中,诗人以轻松幽默的口吻描述了考试后的场景,表达了对从弟敬之赴考的期许和对考试官可能的担忧。首句“银袍二万纵人多”形象地描绘了考生众多的壮观场面,而“笔误无如鬼魅何”则暗示考试中的紧张与不易,暗含对笔误的无奈。接着,“祇恐有司长莽卤”表达了对主考官可能过于粗疏的顾虑,而“那知昏病自蹉蛇”则以诙谐的方式自嘲,说自己可能因为身体不适而犯错。
“交游解散文因怪”一句,诗人提到朋友可能会因为他的文章风格突变而感到奇怪,暗示考试可能使他改变了平日的文风。“门户谁兴鬓欲皤”则借鬓发斑白形容时光匆匆,暗示自己对从弟的期待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最后,“赖有阿连才思逸,乘槎好好上天河”以祝愿结尾,希望敬之凭借超凡的才情顺利通过考试,如同乘坐仙槎直上银河,寓意前程似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巧妙,语言生动,既体现了诗人对考试的深刻体验,又寄予了对从弟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情感细腻和才思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