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方诗境韵》
《次方诗境韵》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久别何人与砭肓,新诗见寄味偏长。

求仙已得丹升鼎,凿石仍成玉作堂。

暖日松筠香北牖,清风书卷散东床。

静中剩得无穷味,笑看蜂衙早晚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āngshījìngyùn
sòng / chén

jiǔbiérénbiānmángxīnshījiànwèipiāncháng

qiúxiāndānshēngdǐngzáoshíréngchéngzuòtáng

nuǎnsōngyúnxiāngběiyǒuqīngfēngshūjuànsàndōngchuáng

jìngzhōngshèngqióngwèixiàokànfēngzǎowǎnmáng

翻译
长久分离后,谁来医治我内心的病痛?新寄来的诗,味道特别深沉。
追求仙道已获得炼丹成功,开凿石头建成了玉质的厅堂。
温暖的阳光洒在北窗的松竹间,清风吹过,书卷在东床上随意散落。
在宁静中品味出无尽的乐趣,笑着看待蜂巢般的官署早晚忙碌不停。
注释
砭肓:比喻深入骨髓的痛苦或病患。
新诗:刚创作的诗歌。
丹升鼎:道教修炼中的炼丹成功,象征长生不老。
玉作堂:用美玉建造的厅堂,象征高雅和尊贵。
北牖:北面的窗户。
东床:古代指主人的卧室或书房。
蜂衙:比喻繁忙的官署。
鉴赏

这首宋诗《次方诗境韵》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他以朋友方某寄来的新诗为引,展开了对诗中意境的深入品析。首句“久别何人与砭肓”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方新诗给予的慰藉,仿佛一剂良药直达内心深处。接下来,“新诗见寄味偏长”强调了诗中的情感深沉,意味悠长。

“求仙已得丹升鼎,凿石仍成玉作堂”这两句通过比喻,赞美友人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将诗歌比作炼丹升天的仙药,又如琢玉成堂的工艺,显示出其诗才横溢。诗人接着描绘了阅读友人诗作时的场景:“暖日松筠香北牖,清风书卷散东床”,阳光透过松竹的清香洒进窗户,清风吹拂着书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读书氛围。

最后两句“静中剩得无穷味,笑看蜂衙早晚忙”表达了诗人从友人的诗中感受到的闲适与宁静,对比外界的繁忙,他以微笑的姿态看待世事纷扰,流露出对这种精神世界的欣赏和自得其乐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诗艺和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孤山诗三首·其一

楼阁压危碧,山根疑有鳌。

隔湖千嶂断,出水一峰高。

岩冷秋空月,林清雪夜猱。

伊余绝羁束,长得恣游遨。

(0)

怀中侄

一从林下别,倏忽又经年。

旧约山空在,相怀月屡圆。

郡钟宵断梦,江树晚沈烟。

书札凭谁寄,波涛况渺然。

(0)

次韵酬子文师

门静孤云去复还,讲馀他虑绝相关。

遗名懒住城中寺,招隐曾居海畔山。

卧疾雪房苔色老,行禅秋径树阴闲。

玄机共了心无事,相见宁愁鬓渐斑。

(0)

湖西杂感诗·其五

凤为时瑞世传名,及现郊村众尽惊。

唤作怪禽宜弹杀,始知流俗重虚声。

(0)

咏亡有禅师山斋养猕猴

闲庭树树果垂霜,听法犹怜入草堂。

异类岂能知礼节,每来相对坐禅床。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五八

贫到无锥,正好进步。王舍城中,有条活路。

一声金锡,千门万户。全放全收,全宾全主。

多宝如来,何曾过去。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