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君相遇,各在少壮时。
意气出酒半,怀抱古与期。
今我不适意,风尘添鬓丝。
君复感潦倒,鬑鬑生吟髭。
野鹤既铩羽,耳目玩不辞。
终当勉千载,无负松柏姿。
昔与君相遇,各在少壮时。
意气出酒半,怀抱古与期。
今我不适意,风尘添鬓丝。
君复感潦倒,鬑鬑生吟髭。
野鹤既铩羽,耳目玩不辞。
终当勉千载,无负松柏姿。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傅濂所作的《赠姚燮(其二)》,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姚燮境遇变化的感慨和对其坚韧品格的赞美。
首句“昔与君相遇,各在少壮时”,回忆起两人初次相逢的青葱岁月,那时都正值青春年华。接着“意气出酒半,怀抱古与期”描绘了当时两人豪情满怀,畅饮谈古论今的情景,充满了对未来美好期许的憧憬。
然而,“今我不适意,风尘添鬓丝”转折至当下,诗人感叹自己不再如往昔般意气风发,岁月的风尘已悄然染白了鬓发。紧接着“君复感潦倒,鬑鬑生吟髭”则转向对友人的描述,指出姚燮也遭遇了人生的挫折,胡须稀疏,似乎是在吟诵着生活的艰辛。
“野鹤既铩羽,耳目玩不辞”以野鹤比喻两人,即使翅膀受伤,也依然欣赏着周围的景色,不辞劳苦地观察世界,象征着他们虽遭困境,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最后,“终当勉千载,无负松柏姿”表达了诗人对姚燮的鼓励,希望他能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能保持高尚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困境中坚持自我、保持高洁品质的深刻思考。
男儿三十富春秋,况复才华出辈流。
传家不坠右丞相,入幕少佐东诸侯。
梅花颇惜诗人去,草色正牵行客愁。
修禊兰亭访陈迹,应怀同醉仲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