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提举游龙井谒清献辨才二像》
《和刘提举游龙井谒清献辨才二像》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我观二大士,超悟非适今。

过去与未来,一一现此心。

缅怀清献公,兹地旧所临。

馀爱存甘棠,过者犹敛襟。

平生辨才老,般若缘契深。

图像俨如昔,遗迹了可寻。

坐使茨棘场,化为薝卜林。

法嗣传衣灯,膏肓存砭箴。

圆颅拥败褐,华发攲半簪。

相对了无言,清标映孤岑。

丹青久剥落,感叹成微吟。

了知身外身,不坐乔木阴。

真形换缃素,妙句劖青琳。

与子成三贤,清风迥萧森。

凛然龙象姿,不受鼯鼠侵。

从兹香火社,永为人天钦。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和刘提举游龙井谒清献辨才二像》。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提举一同游览龙井,瞻仰清献公与辨才两位高僧的塑像,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诗的开篇“我观二大士,超悟非适今”,以“二大士”指代清献公与辨才,表达出对这两位高僧超越世俗、悟道超凡的赞美。接着,“缅怀清献公,兹地旧所临”,追忆清献公曾在此地驻足,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平生辨才老,般若缘契深”两句,赞扬辨才大师深厚的佛法修为和智慧。接下来,“图像俨如昔,遗迹了可寻”则描述了两位大师的塑像与遗迹依然清晰可见,仿佛他们从未离开。

“坐使茨棘场,化为薝卜林”运用对比手法,说明两位大师的影响力,即使在荒凉之地也能使其变为充满生机的地方。而“法嗣传衣灯,膏肓存砭箴”则强调了佛法的传承与教诲的重要性。

后半部分“圆颅拥败褐,华发攲半簪”描绘了僧侣的形象,通过“相对了无言,清标映孤岑”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静谧环境中的心灵交流。最后,“了知身外身,不坐乔木阴”、“真形换缃素,妙句劖青琳”则表达了对佛法真理的追求与理解,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与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钗头凤

珠帘箔。金跳脱。避风台上罗衫薄。炉香烬。园花陨。

一同冷落,梦魂难近。恨。恨。恨。思绰约。增离索。

象床绣枕浑如昨。人瘦损。衣宽褪。

花晨月夕,泪珠偷抆。闷。闷。闷。

(0)

浣溪沙三首·其二

三载江城似梦过,今宵风月足婆娑,且将酒盏压金戈。

高点银灯看醉舞,漫凭鸾管写哀歌,只愁无计奈醒何。

(0)

孤鸾.招夏乐只张登子程古狂沈逢吉张较书集舟中

承平人物。半敝盏征裘,满头飞雪。

如此湖山,空锁一城风月。

遥天尽多蔓草,柁楼边、黛铺青抹。

客里阴晴时候,任蜀鹃啼彻。且卖文沽酒自存活。

对万马停嘶,渔舍明灭。蛮柳乍来,恰补白堤春缺。

藏钩试他皓腕,出轻衫、呼生条脱。

无语系情何处,指暮云千叠。

(0)

青门引.焚香

乍入消魂径,旖旎相期不定。

名园花气恼人多,困来无力,不敌金猊静。

轻翻宿火寒犹凝,甲煎嫌他硬。

今宵似有怜惜,隔帘送出春情性。

(0)

清平乐.惠明赍书

风生云袖,袖底蛟龙骤。

一幅嚇蛮书在手,正是护花星斗。

朱旗远望潼关,麻鞋踏上青山。

且看锦囊飞度,便教红线周旋。

(0)

玉楼春.秋闺

城头月出惊栖羽,宝瑟清清伤玉柱。

空庭悬杵数千声,半枕寒蛩闻一个。

绿窗月对相思树,■■难传心上语。

娟娟幽草怯黄昏,炯炯清眸怜白纻。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