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霭新旸,翠禽啼绡窗,乍催人醒。
弄袖风微,印屐泥乾,村馆酒旗低映。
相携缓步回塘上,寻春寺、聊添吟兴。
画溪尾,葡萄初涨,遥川绿竟。叩罢禅扉谁应。
剩花底经幡,烟中斋磬。
竹院因循,水郭迟回,忍负雨馀妍景。
春衫且把桥栏倚,閒数遍、碧纱官艇。
前溪里,一行社归人影。
薄霭新旸,翠禽啼绡窗,乍催人醒。
弄袖风微,印屐泥乾,村馆酒旗低映。
相携缓步回塘上,寻春寺、聊添吟兴。
画溪尾,葡萄初涨,遥川绿竟。叩罢禅扉谁应。
剩花底经幡,烟中斋磬。
竹院因循,水郭迟回,忍负雨馀妍景。
春衫且把桥栏倚,閒数遍、碧纱官艇。
前溪里,一行社归人影。
这首《花心动》描绘了二月微晴之日,与友人云臣一同探访北郭外寒松上人的场景,虽未遇,却也留下了一段充满诗意的旅程。
开篇“薄霭新旸,翠禽啼绡窗”,晨光初照,薄雾轻笼,翠鸟在窗前鸣叫,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弄袖风微,印屐泥乾”,微风轻拂衣袖,脚印在干爽的泥土上留下痕迹,行走在回塘之上,寻找着春意。
“相携缓步回塘上,寻春寺、聊添吟兴”,两人携手漫步,探寻着春日的寺庙,以增添诗情画意。随后“画溪尾,葡萄初涨,遥川绿竟”,描绘了溪流尽头,春水初涨,远处的河流绿意盎然的景象。
“叩罢禅扉谁应”,敲响寺庙的门扉,却无人回应,转而“剩花底经幡,烟中斋磬”,只见花丛下飘动的经幡和烟雾中的钟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
“竹院因循,水郭迟回,忍负雨余妍景”,沿着竹林小径,绕过水边的城郭,不忍辜负雨后美景。最后“春衫且把桥栏倚,閒数遍、碧纱官艇”,穿着春衫,倚靠在桥栏上,悠闲地数着碧纱官船,将这份闲适与美好定格。
“前溪里,一行社归人影”,在溪流的另一端,一行社归之人影映入眼帘,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人间气息。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郊游的恬静与美好,以及未能遇见寒松上人后的淡淡遗憾,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情趣与意境。
暮潮回。看津头、舟楫齐开。
送汝渡江,此别何时重来。
酒家明日无君迹,未挂帆、犹可倾醅。
憎多事,垂杨里,杜鹃呜咽声催。聊复循行岸隈。
将剩茝同攓,半晌低徊。刺眼乱山,寂历空天斜晖。
此行花月金阊路,漫殢春、弦管楼台。
君见否,村莺展翅,多半黄衰。
研螺拨麝,寄空山瑶想。暗拭春风倚罗幌。
与玉京琴怨,香畹衫痕,谁补入、一卷花村谭往。
白门劳梦忆,天际眉楼,淡月轻烟柳无恙。
说甚老香严,细与留题,费蘅梦、词仙迢想。
恐憔悴、湘兰未如伊,尽眼缬横波,夕阳红滉。
三希鲙帖神龙本,艺林并推佳妙。
风峪零花,雪崦断柏,剔藓更谁寻到。泥斑翠扫。
便廿六文残,韵完姿好。
巧斫方池,片云长护绿天老。阴山无此奇宝。
想螺烟乍试,香晕霏绕。
武肃宫砖,吴兴寺碣,一样珠澄玉皛。书评漫考。
甚锥画江沙,河南神肖。运用玄宗,微辞成谶早。
玉梅初花倚灯暖,折插君装一枝短。
此花能为十日开,可送君行千里远。
大江越角连吴头,残年风雪青棠舟。
笛底君心托离雁,樽边吾梦随飘鸥。
西陵驿楼画笳语,北固山城暮钟雨。
天寒沙冻无兰杜,曾我诗怀堕清苦。
君今别我还索诗,君已欲去吾何辞?
深春隋苑多烟月,莫揽杨花惹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