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螺拨麝,寄空山瑶想。暗拭春风倚罗幌。
与玉京琴怨,香畹衫痕,谁补入、一卷花村谭往。
白门劳梦忆,天际眉楼,淡月轻烟柳无恙。
说甚老香严,细与留题,费蘅梦、词仙迢想。
恐憔悴、湘兰未如伊,尽眼缬横波,夕阳红滉。
研螺拨麝,寄空山瑶想。暗拭春风倚罗幌。
与玉京琴怨,香畹衫痕,谁补入、一卷花村谭往。
白门劳梦忆,天际眉楼,淡月轻烟柳无恙。
说甚老香严,细与留题,费蘅梦、词仙迢想。
恐憔悴、湘兰未如伊,尽眼缬横波,夕阳红滉。
这首《洞仙歌》以“横波夫人画兰卷”为题,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全词以兰花为主题,描绘了兰花的高洁与幽静之美,同时融入了作者对兰花的深情厚意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兰花的形态、香气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研螺拨麝”、“暗拭春风倚罗幌”等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氛围。兰花在词中不仅是一种植物的象征,更蕴含着作者对于纯洁、高雅品格的向往与追求。
“与玉京琴怨,香畹衫痕,谁补入、一卷花村谭往。”这一句将兰花与音乐、文学相联系,表达了兰花与艺术的和谐共融,同时也暗示了兰花在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白门劳梦忆,天际眉楼,淡月轻烟柳无恙。”这几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通过白门、天际、淡月、轻烟、柳树等元素,展现了兰花所在环境的清幽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说甚老香严,细与留题,费蘅梦、词仙迢想。”这里借用了“老香严”、“蘅梦”等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兰花与文人雅士之间的情感联系,表达了对兰花精神品质的赞美与敬仰。
“恐憔悴、湘兰未如伊,尽眼缬横波,夕阳红滉。”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兰花生命力的担忧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洞仙歌》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艺术美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长号西山云,见子单阏夏。
孤生九死馀,相遇天所借。
崎岖易寒暑,荏苒问田舍。
流萍忽复散,皓月耿清夜。
孤筇子何往,征马吾屡跨。
空馀碧云诗,十袭閟兰麝。
匡庐富清景,得子更增价。
他年东林游,吾犹厕陶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