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人作真赞·其二》
《为人作真赞·其二》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四言诗

茅茨为居,脱粟为餐。牛衣自暖,徒行亦鞍。

凡人皆友,是酒可欢。略不践迹,未尝恤言。

山林城市,随遇即安。一旦义重,杀生非难。

彼强增饰,宁知吾全。

盖庶几不淫不移不屈者,而以乐吾之天。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为人作真赞(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真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茅茨为居,脱粟为餐”,开篇便点明了主人公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以糙米为食,生活极其朴素。这种简朴的生活状态,象征着主人公对物质的淡漠,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牛衣自暖,徒行亦鞍”,进一步描述主人公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能安然入睡;即便是徒步行走,也如同骑马一般自在。这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凡人皆友,是酒可欢”,表明主人公与世间万物皆能结缘,无论是人还是自然,都能成为他欢愉的对象。通过饮酒来享受生活的乐趣,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

“略不践迹,未尝恤言”,意指主人公行事不拘泥于世俗的规则,言语间也无须过多顾虑。这种洒脱与自由,正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展现出一种超越常规的独立精神。

“山林城市,随遇即安”,无论是在山林之间还是繁华的城市,主人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和谐。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内心的平和。

“一旦义重,杀生非难”,在关键时刻,主人公能够坚守道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不仅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对他内心强大信念的体现。

“彼强增饰,宁知吾全”,面对外界的虚伪与浮华,主人公却能保持自我,不受其影响。他深知真正的自我价值,不在表面的装饰,而在内心的完整与真实。

“盖庶几不淫不移不屈者,而以乐吾之天”,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主人公的赞美,认为他几乎达到了不被欲望迷惑、不随波逐流、不屈服于压力的理想境界,最终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快乐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和对真我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送卢经历归北

汝南不识有宗资,幕府惟闻赞画奇。

化笔几惊霜共肃,归舟祇许月相随。

松花风老金华洞,桐树烟青婺女祠。

曾是旧时游适地,郡人终古结遗思。

(0)

玉雪亭·其三

冰夷游遍列仙家,片片临风散六花。

阴壑有光迷白月,乱山无处觅青霞。

台高渐见石棱长,枝重不禁梅影斜。

闻说银河都剪碎,津头几欲问星槎。

(0)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其十九圁谷涧

水乐声中共夕凉,雪花片片洒衣裳。

山中古树如鱼大,水上游丝似线长。

柳絮散为萍梗紫,花根染作牡丹黄。

自从西域神僧死,涧上无人识水香。

(0)

题建炎遗诏

解下涂金膝上衣,匆匆命将墨淋漓。

图中吴楚无端拆,月里山河一半亏。

银汉经天都是泪,杜鹃入洛不如归。

黄衣传诏三军泣,不是班师诏岳飞。

(0)

送李仲积北上

北上京华去,名成几日归。

春风折杨柳,离思两依依。

(0)

新凉·其二

雨将残暑去,风送新凉至。

安得归梦成,长夜愁不寐。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