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阁横空蔽野扉,夜深来上久忘归。
水光潋滟和烟动,云色缡褷夹月飞。
隔岸苇村闻笛远,背湾松坞见灯微。
此间自得吟中乐,不觉霜华满尽衣。
危阁横空蔽野扉,夜深来上久忘归。
水光潋滟和烟动,云色缡褷夹月飞。
隔岸苇村闻笛远,背湾松坞见灯微。
此间自得吟中乐,不觉霜华满尽衣。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一座小楼,有感而发。首句“危阁横空蔽野扉”设置了一种高远、辽阔的场景,让人仿佛能看到那座矗立在空中的楼台,它几乎要触碰天际,遮挡了大地上的门扉。这不仅是对空间位置的描写,也隐含着诗人想要超脱世俗的心境。
接着,“夜深来上久忘归”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情感的沉醉。夜色渐浓,诗人在楼上徜徉,不知不觉间已忘记了归途,这种忘我之境也许正是诗人追求的精神状态。
“水光潋滟和烟动,云色缡褷夹月飞”则描绘了一幅迷人的自然景象。水面上的波光与天空中的流烟交织在一起,云朵缭绕着月亮,使得整个夜晚的场景显得既柔和又神秘。
诗人继续写道:“隔岸苇村闻笛远,背湾松坞见灯微。”这里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细节,展现了一个宁静而遥远的乡村夜景。从远处传来了笛声,而在背对着弯曲的山坞中,只能隐约看到几点灯光,这些都增加了画面的深度与情感的丰富。
最后,“此间自得吟中乐,不觉霜华满尽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忘我。他在这宁静的夜晚,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之中,从吟诵诗词中获得了快乐,甚至连衣服上覆盖的霜花都没有察觉。这是对精神自由的一种颂扬,也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以及诗人独自登楼后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享受宁静与美好的境界。
河溢去年秋,实自孙家集。
尔时开毛城,乃救燃眉急。
补疮益伏祸,渟淀致五尺。
今春始悉故,命筑毛城亟。
束流资刷沙,多岐戒分力。
犹虞川弗受,堤堰劳筹画。
增高薄者培,怵惕廑日昃。
彭门昨亲历,民艰愁目击。
自夏逮深秋,何曾忘顷刻。
河臣报汛过,更闻佳音悉。
新淤则已刷,五尺尽荡涤。
十分尺之八,旧沙加汰克。
通五尺八寸,中泓流畅直。
吾民免昏垫,庆慰手在额。
繄古亦有言,用人乃君责。
前车失藻鉴,偾辕害延剧。
勤劬缘救过,匪侵河臣职。
设云天锡佑,或鉴诚脉脉。
五更军书至,云速六百里。
宵衣急披阅,乃知报捷喜。
呢吗已俘获,并系其妻子。
去岁重猖獗,祸魁实曰此。
札努噶尔卜,倡和如鱼水。
执魁讯厥踪,云亦就拘矣。
乃因彼中乱,操戈同室里。
达瓦及浑齐,缚献赎罪已。
先是我北军,早擒巴雅尔。
乱首大半歼,所馀惟二耳。
哈萨克锡拉,组颈期可指。
阿睦尔撒纳,喙息尚逃死。
斯实魍魉渠,亦失三窟恃。
伫待白练牵,绝域兵草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