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回轩邱,白日丽苍野。
封如禹穴平,木类湘山赭。
不忍寝园荒,复来奠樽斝。
彷佛见威神,云旗导风马。
当年国步蹙,实叹谋臣寡。
空劳宵旰心,拜戎常不暇。
贼马与边烽,相将溃中夏。
颓阳不东升,节士长喑哑。
及今擐甲兵,无复图宗社。
飞章奏天庭,謇謇焉能舍。
华阴有王生,伏哭神床下。
亮矣忠恳情,咨嗟传宦者。
遗臣日以希,有愿同谁写。
青阳回轩邱,白日丽苍野。
封如禹穴平,木类湘山赭。
不忍寝园荒,复来奠樽斝。
彷佛见威神,云旗导风马。
当年国步蹙,实叹谋臣寡。
空劳宵旰心,拜戎常不暇。
贼马与边烽,相将溃中夏。
颓阳不东升,节士长喑哑。
及今擐甲兵,无复图宗社。
飞章奏天庭,謇謇焉能舍。
华阴有王生,伏哭神床下。
亮矣忠恳情,咨嗟传宦者。
遗臣日以希,有愿同谁写。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二月十日有事于先皇帝攒宫》。诗中描绘了作者在二月十日前往先皇陵寝进行祭祀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先皇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句“青阳回轩邱,白日丽苍野”描绘了春日阳光照耀下的陵园景象,充满了肃穆与庄严。接着,“封如禹穴平,木类湘山赭”则通过对比禹穴和平静的湘山,暗示了先皇的英明与伟大。接下来的“不忍寝园荒,复来奠樽斝”,表达了作者对陵寝维护的重视和对先皇的敬仰之情。
“彷佛见威神,云旗导风马”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仿佛看到了先皇的威严与神采,以及随行的云旗与风马,进一步强化了对先皇的崇敬之情。随后,“当年国步蹙,实叹谋臣寡”揭示了先皇在位时国家面临的困境,感叹智谋之臣的缺乏,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空劳宵旰心,拜戎常不暇”表达了先皇为国家操劳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安宁,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接下来,“贼马与边烽,相将溃中夏”描述了国家遭受外敌侵扰的惨状,而“颓阳不东升,节士长喑哑”则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士气的低落。
最后,“及今擐甲兵,无复图宗社”表明了当前国家的军事状态,强调了保卫国家的重要性。“飞章奏天庭,謇謇焉能舍”表达了作者作为遗臣的责任感和忠诚之心,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上报朝廷。“华阴有王生,伏哭神床下”则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展现了对先皇忠诚之情的传承。“亮矣忠恳情,咨嗟传宦者”表达了对忠心耿耿之情的理解与感慨。“遗臣日以希,有愿同谁写”则表达了对忠臣稀少的忧虑,以及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并传承这种忠诚精神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先皇的缅怀和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忠诚与国家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