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上惠阳舟中望罗浮即事呈王太守·其三》
《将上惠阳舟中望罗浮即事呈王太守·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江边罗浮上惠阳,绝胜九面见衡湘。

半天空翠如阴雨,一路秋光出夕阳。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前往惠阳途中,远眺罗浮山的壮丽景象,以及沿途所见的秋日风光。首句“江边罗浮上惠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画面的起点,江水与远处的罗浮山相映成趣,惠阳则作为目的地隐约可见,营造了一种旅途中的期待感。

接着,“绝胜九面见衡湘”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眼前景色的独特魅力,相较于其他地方的美景,此处的罗浮山与惠阳的风光更让人心旷神怡。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差异,也反映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半空中翠如阴雨”描绘了罗浮山在半空中的景象,翠绿的颜色仿佛是连绵不断的雨幕,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山色的深邃与神秘。而“一路秋光出夕阳”则将视线拉回至行进中的舟船,随着太阳的西下,沿途的秋色逐渐显现,色彩斑斓,充满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王太守的敬意与情感交流。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诗人成功地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融入诗句之中,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美与宁静。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次韵鄂州吴少保南楼

武昌城头起高阁,下见二江争一壑。

滔滔还作一江流,底用相遭苦相恶。

庾公当日此登临,拊髀北风思远略。

檐开历历汉阳树,多少雄心入开拓。

暮年出手竟抢攘,千丈涛头空寂寞。

何如乘月坐胡床,且共诸人跨鸾鹤。

平生枉恨王公弱,要是王公高一著。

古来经济有包荒,愦愦故应强凿凿。

只今遗址向千年,又见神州□□索。

凭栏堪赏亦堪嗟,长使游人望关洛。

(0)

出安平山口自此无山矣作别山诗

自我出邬郊,两山翼我行。

徘徊不忍去,为雨阻我程。

我程不可阻,前山当我横。

浰阳到斑竹,翳荟复峥嵘。

中宵与之语,山鬼若见听。

衣上西山云,头上蒙泉缨。

与君未始别,此别莫关情。

明朝出山去,一笑汉江清。

(0)

谢姜夔秀才示诗卷从千岩萧东甫学诗

千岩一派落都城,承露金盘尔许清。

古体黄陈家格律,短章温李氏才情。

等闲又得诗人处,咫尺相过故将营。

想见红尘乌帽底,几多怀玉未知名。

(0)

监利许知县见示诗卷

哦君五十四篇诗,燃尽青藜杖一枝。

长韵屈平经里思,短章介甫集中辞。

只因云梦曾游耳,便把江山尽得之。

割我锦机君已甚,不须更遣世人知。

(0)

重午饮赵园再和

香玉尊前剥嫩金,已逢佳节又逢霖。

从教岁月催华发,谁识乾坤有赏心。

家在山林仍近市,手栽花木渐成阴。

更开石井依桐叶,我欲时来作一吟。

(0)

送孙司户秩满东归考试鄂渚二首·其一

千年把号趁朝班,犹著青衫候晓关。

冷甚高僧禅榻畔,清于寒露玉壶间。

文章奇古源西汉,诗律精深祖后山。

师友平生能几许,又随征雁看湘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