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无常主,高人自结庐。
环门多水竹,混迹岂樵渔。
万卷连床富,群花向日舒。
琴尊俱乐事,何羡府中居。
胜地无常主,高人自结庐。
环门多水竹,混迹岂樵渔。
万卷连床富,群花向日舒。
琴尊俱乐事,何羡府中居。
此诗描绘了一位高雅之士独居于自然之中,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首句“胜地无常主”表达了世间美景并非永恒归于一人,暗示了高人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态度。接着“高人自结庐”点明了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和选择,他不为世俗所累,自行在美景中筑屋而居。
“环门多水竹”一句描绘了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水与竹是古人追求的静谧与高洁象征。“混迹岂樵渔”则表明这位高人虽隐居山林,但并非与世隔绝,他的生活并不局限于打渔砍柴的简单劳作,而是有着更为丰富和高雅的追求。
“万卷连床富”展现了主人丰富的学识和精神世界,书籍堆积如山,象征着知识的海洋和精神的富足。“群花向日舒”则以花朵向着阳光盛开的形象,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内心的光明。
最后,“琴尊俱乐事,何羡府中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对官场生活的不屑。他认为,弹琴饮酒,享受自然与知识带来的乐趣,已经足够,无需羡慕那些身居高位却可能心力交瘁的人们。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高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态度。
清旦践夙期,泛舟益新侣。
和风沁肌骨,初旭媚空水。
水穷山色亲,径曲树容美。
龙泓昼常阴,竹阁晴疑雨。
返策循广堤,沿流越孤屿。
落日缬通川,红芳烁罗绮。
青帝无回镳,春物宁淹晷。
浓淡准畴昔,羽停情靡止。
荡荡跃龙桥,日夕千轮蹄。
先生挟书策,一月百过之。
康衢久闻谣,古道何坦夷。
有桥无病涉,劂功人未知。
朝从桥南来,暮从桥北去。
既去复何求,不忆来时路。
月在桥上头,水在桥左右。
水月自清新,行人总孤负。
贪夫逐利过,志士猎名骤。
笑予仅冯生,甘属众庶后。
江湖多风波,陵岳多嵯峨。
茧足嗟何归,不如守槃薖。
一丘我无依,守书如守陴。
但令一矢存,壁门宁易开。
为侠当尽狂,为儒当极腐。
龙跃吾何期,斯桥傥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