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杜子美祠》
《谒杜子美祠》全文
宋 / 程洵   形式: 古风

少年诵公诗,讽咏忘日夕。

晚为湖外游,适有耒阳役。

仙人梅子真,邀我连辔策。

苍山环古城,幽路转石壁。

丛祠隐木末,古冢累道侧。

衣冠尚唐制,金石存古刻。

缅怀天宝年,纲纪丝棼剧。

肃代虽中兴,安史互攘贼。

风云暗宇宙,蛇豕莽区域。

生灵困鱼烂,廊庙鄙肉食。

崎岖兵戎閒,公亦屡颠踣。

时危孰与持,忠愤气弥激。

烱烱心怀丹,萧萧发垂白。

兴来谩吟哦,赋罢还叹息。

区区杞人忧,此意谁复测。

至今杜陵编,义与风雅敌。

人亡遗像在,庙古炉香寂。

庭花日日红,阶草年年碧。

公身不可见,公心犹可识。

惟馀耒阳流,与君共无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洵所作的《谒杜子美祠》,通过诗人对杜甫的追思和对杜甫作品的欣赏,展现了对杜甫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诗中首先提到年轻时诵读杜甫的诗歌,沉浸在诗歌的韵味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作为湖外游子,恰逢前往耒阳的行程,遇见了杜甫的后人或信徒,一同策马前行。他们穿越苍山环绕的古城,沿着幽静的小径,经过隐藏在树木深处的祠堂和排列在道路两侧的古墓。这些场景勾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沉淀。

诗人在祠堂内看到杜甫当年的衣冠和金石古刻,联想到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天宝年间,社会秩序混乱,安史之乱爆发,国家动荡不安。尽管肃代曾试图恢复中兴,但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诗人感慨杜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仍能保持忠诚和愤怒,其内心赤诚如丹,头发却已斑白。

诗人想象杜甫在创作时的激情与思考,即使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也未能抑制住内心的创作冲动。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如同杞人的忧虑,深沉而复杂,难以被世人完全理解。然而,杜甫的作品,尤其是《杜陵编》中的篇章,其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与古代的风雅并驾齐驱。

最后,诗人感叹杜甫虽已逝去,但他的形象依然存在,祠庙古朴,香烟缭绕,庭院中的花朵每日绽放,台阶上的青草年年绿意盎然。虽然无法见到杜甫本人,但他的精神和作品仍然能够被人们感知和传承。诗人以“惟馀耒阳流,与君共无极”结尾,表达了对杜甫及其作品永恒价值的认同和赞美。

作者介绍

程洵
朝代:宋   字:允夫   籍贯: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   生辰:1184

程洵,字允夫,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人。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始出任衡阳主簿。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猜你喜欢

谭雅祥使归寿母

皇华夹道拥归装,喜气遥看满北堂。

天上瑞云垂五彩,人间佳节傍重阳。

早时贤范熊丸在,再世诸孙玉树长。

七十一峰青在望,若为登拜捧霞觞。

(0)

题张通判春江载月图

月出大江平,仙舟上国行。

回帆混天影,发棹动春声。

远树光疑湿,虚窗梦与清。

知君济川具,聊复试初程。

(0)

谒文山祠次同游诸公韵

东风一梦过钱塘,直自元丰兆靖康。

终岁诸公讲和战,到头赤手树纲常。

生前骨肉山河碎,身后辉光日月长。

新庙城南更雄丽,公忠遗种讵荒凉。

(0)

题孙良辅所藏小景四幅·其四

旧识襄阳孟浩然,蹇驴冲雪据吟鞍。

老来自怯溪桥滑,便作林逋一样看。

(0)

送殷通判之严州

三百危滩走急流,万重山色护严州。

人家树里开图画,驿吏花间候綵舟。

骏足岂应今日展,高名合向晚年收。

子陵祠庙云霞上,为想春风露冕游。

(0)

夜坐·其一

仙都閟灵境,假日休官程。

高斋坐来久,夜景湛虚明。

起步视天宇,旷然遗世缨。

素心适有会,幽兴顿此生。

沧波望不极,落月金盆倾。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