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凤读书漂麦图》
《高凤读书漂麦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癖爱诗书苦未休,肯将俗事挂心头。

等閒痛快语言外,那见雨来和麦流。

(0)
鉴赏

这首诗《高凤读书漂麦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酷爱诗书之人,对世俗之事毫不在意,其言语间流露出的痛快与洒脱,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纯粹与自由。

首句“癖爱诗书苦未休”,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对诗书的痴迷与热爱,这种追求似乎永无止境,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次句“肯将俗事挂心头”,则鲜明地表达了他对世俗杂务的不屑一顾,强调了他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后两句“等閒痛快语言外,那见雨来和麦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等閒”二字,展现了主人公在日常交谈中的轻松自在,以及他看待事物的独特视角。这里的“雨来和麦流”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与前文的“痛快语言”形成对比,暗示了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发现不平凡的意义和乐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杭守刘年兄招游吴山诸寺观既归追思正德丁卯同年诸公任浙者多赴事场屋相别于此迨今十有六年矣偶复经过惟刘兄任郡事其馀迁转不一而顾张倪三君俱已物故可惜也因感赋二律呈谢刘郡伯·其二

梦里吴江过几年,重来佳景只依然。

满楼翠色千门柳,四座香风绕郭莲。

放鹤出山烟浩荡,采菱归渡月婵娟。

遨头太守鸦如鬓,不是馀杭旧乐天。

(0)

东谷

石岭东盘一谷深,出山松竹满山阴。

春风披拂花先发,晓日曈昽鸟正吟。

石氏更谁同别馆,司空曾此独抽簪。

卜居暂尔来城市,山犬无时吠月林。

(0)

贺明府林敦所先生六十一华诞歌

所翁泉翁对门居,而子我孙缔亲知。

泛我天湖日谐嬉,我造花径欣萦纡。

花甲重逢君初度,一阳生处君得之。

寿筵倒迎南极老,引满再来安期卮。

海屋无论添筹算,窥户且有偷桃儿。

缕舞浑脱千龄鹤,鼓瑟来听九助龟。

君今行年已耳顺,我亦倦勤将耄期。

我年九十君六十,君跻九十我百馀。

尔时把手超六合,甲子不管谁何拘。

(0)

答颜山农

永新颜氏贤,眼底于八环。

如何昨寄书,劝我立杏坛。

杏坛宁有几,自生民以还。

夫我异于是,坛在灵台间。

至近而至远,随默以随言。

无行而不与,无地何立焉。

留心理五典,神越三坟前。

(0)

纪梦

夜梦自然翁,示我以文字。

文字大如拳,纸高亦称是。

卷舒数千年,了了得其意。

自然尧舜来,禹汤文武继。

周孔及邹轲,相传有何事。

可得不可传,人人有诸己。

(0)

赠苏仁伯何于逵霍勉衷三进士之京二首·其一

赠君六字风霆咒,更割罗浮一片云。

肤寸不能生万汇,雷雨之动何欣欣。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