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黄叶庵》
《过黄叶庵》全文
明 / 大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未知有水可通船,先问桑田细路偏。

门带夕阳敲树㡳,人随宿鸟到篱边。

瘿瓢再食便终日,禅榻初安已老年。

地不近山无怪石,夜来留得断云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黄叶庵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首联“未知有水可通船,先问桑田细路偏”,以未知的探索开始,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诗人并未直接描述路径,而是通过“问”这一动作,暗示了寻找的过程,同时也预示了旅途中的曲折与挑战。

颔联“门带夕阳敲树㡳,人随宿鸟到篱边”,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鸟归巢的宁静画面。门与夕阳、树与鸟,构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这里的“敲树”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夕阳余晖洒在树梢上的景象,而“宿鸟”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颈联“瘿瓢再食便终日,禅榻初安已老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瘿瓢,即形状奇特的瓢,这里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再食”和“终日”的描述,展现了生活的简单与满足。禅榻,代表了修行与内心的平静。初安的禅榻,意味着年老的诗人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通过禅修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尾联“地不近山无怪石,夜来留得断云眠”,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强调了环境与心境的和谐统一。远离山峦的地方没有怪石,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平和与纯净。夜来留得断云眠,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追求与感悟,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大持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五读董舜民苍梧词,赋赠

六代风流,江左文豪,仗策北来。

羡一编在箧,餐霞霏玉,千秋自赏,绝艳惊才。

憔悴江潭,逡巡京洛,十载兰成意可哀。

芒鞋遍,仗乌丝綵笔,抒写孤怀。而今名满燕台。

看鞭弭、中原何有哉。

尽危楼百尺,从君高卧,旗亭群伎,聊与徘徊。

雪苑人稀,酒垆风邈,读罢新词倦眼开。

期成赋,有黄金为寿,一拂尘埃。

(0)

惜馀春慢·其三送春

布谷啼残,野棠开尽,见说绿肥红瘦。

何方系马,是处提壶,输与五陵豪石。

暗想南陌东阡,草乱青袍,飞花眠柳。

似徐娘老去,风情今日,可还如旧。

犹忆得、锦瑟相偎,画楼频倚,低唱翠眉微皱。

软红满目,风雨无端,断送韶华太陡。

试共东君细论,何似休来,来须相守。

未寻春春已先归,愁煞晓钟时候。

(0)

惜馀春慢·其二燕九忆长安旧游,用周美成韵

灯夕才过,芳原九日,仙阙白云遮断。

帘青酤客,草绿王孙,迤逦暖风轻扇。

驰骤侠少青骢,玉勒金羁,雕弧长箭。

走珠軿隐隐,水边红袖,笑声来远。

犹记忆、朋辈开樽,桥西清眺,沾醉春衣痕染。

习池倒载,兰若停骖,人事倏然多变。

悬想旗亭旧游,一样韶光,柳娇莺倩。

怅离群、数载极目,苍山几点。

(0)

满江红·其八舟泊滕王阁下

淼淼寒涛,看百尺、蜃楼高结。

问此地、何年画栋,几时明月。

帝子阁空云已散,词人赋就名还揭。

下长帆、对酒数凭栏,江天云。帘捲处,岚光叠。

霞影外,沙沉铁。叹楼船组甲,当年烟灭。

鹢首凄清凫鸭度,波心瀺灂鱼龙咽。

搅笙歌、客醉旧江山,乡心切。

(0)

清平乐.西村

场空禾黍。终岁田家苦。脱却朝衣耕瘠土。

闲逐樵歌渔鼓。溪翁提挈儿孙。骑驴买醉前村。

野外人家如画,柴扉灯火黄昏。

(0)

如梦令·其二题画扇

一夜西风轻剪。小院幽花初绽。

芳沼立蜻蜓,掠水飞来庭畔。闲盼。闲盼。

秋到江南深浅。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