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山寺僧房》
《题山寺僧房》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sēngfáng
táng / céncān

chuāngyǐngyáoqúnqiángyīnzǎifēng
fēngruòshānduìshuǐnéngchōng

qínxuéfānzhīwèiguānhǎoyōng
gāosēngmíngjiànyuèchūdànwénzhōng

注释
窗影:窗户投射出的影子。
摇:晃动。
群木:周围的树木。
墙阴:墙边的阴影。
载:仿佛承托。
野炉:野外的炉子。
风自爇:风自然使之燃烧。
山碓:山中的水碓,一种利用水流力量舂米的设备。
水能舂:水流自行驱动舂米。
勤学:勤奋学习。
翻知误:反而认识到错误。
为官:担任官职。
好欲慵:更愿意慵懒。
高僧:修行高深的和尚。
暝不见:天黑后就看不见了。
月出:月亮升起。
但闻钟:只听到钟声。
翻译
窗户的影子摇动着周围的树木,墙边的阴影仿佛承载着一座山峰。
野外的炉火随风自然燃烧,山中的水碓无需人力就能舂米。
勤奋学习反而发现自己有所谬误,做了官却渴望闲适不愿劳碌。
高僧在黄昏后便隐而不见,月亮升起时只能听到悠远的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景象。"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两句通过对光线和树木、墙壁与山峰关系的刻画,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独感的空间氛围。诗人似乎在通过这静谧的环境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两句则描写了寺庙内日常生活的一角,展示了僧人们如何在大自然中寻找生存之道。"勤学翻知误,為官好欲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学习的态度,以及对为官做事的看法,显示出一种追求真理与内心平静的心路历程。

最后两句"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则是对寺庙中高僧修行生活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未能见到高僧,但听到夜晚寺院钟声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心灵导师的敬仰,以及在夜深人静之时,那钟声所带来的宁静与安详。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山中寺庙的自然美景,更通过诗人的内心活动和生活片段,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三江

停舟烟树白,沽酒对寒江。

古驿无嘶马,孤村有吠尨。

近坟埋土垒,远火暗山窗。

谁复能同此,栖芦雁一双。

(0)

欢闻变歌

石可转,欢入他侬宅,侬曾眼中见。

(0)

哭华姜一百首·其一○○

松柏何须附女萝,思将白日醉中过。

天教武子为情死,人是文通赋恨多。

(0)

闻笳和徐太史·其一

一片湖山是塞沙,招魂只用一声笳。

魂兮解向阴阳食,不必清明奠乳茶。

(0)

后高凉曲·其六

宝山春色照珠台,中有龙湫万壑回。

父老时时望苍翠,麖鸣知有赦书来。

(0)

东湖曲·其三

天生一片素馨田,来作炎洲士女妍。

多食荔支颜更好,楼船不隔碧纱烟。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