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坛祈罢晓开晴,似与天公有宿盟。
惊道一旬回白日,可知方寸为苍生。
新秧莳处期秋稔,残麦收来足岁耕。
喜极载赓循吏句,田翁相慰不胜情。
夜坛祈罢晓开晴,似与天公有宿盟。
惊道一旬回白日,可知方寸为苍生。
新秧莳处期秋稔,残麦收来足岁耕。
喜极载赓循吏句,田翁相慰不胜情。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和答李太守祷祈十日晴有验》描绘了夜晚在坛场祈祷后,次日清晨果然放晴的场景,诗人感到仿佛与上天达成了默契。他惊叹于短短十天内阳光重现,表达了对上天眷顾百姓疾苦的感激之情。诗人期待新种的秧苗能在秋收时丰收,而收割的残麦也足以满足一年的耕作需求。欣喜之余,他借用“循吏”(奉公守法的好官)的典故,表达对李太守善政的赞扬,田间老翁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官员德行的赞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