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与卢仝共看来,花光月色两徘徊。
江村远处长相识,风雨寒时已早开。
霁雪玲珑愁易湿,春冰轻薄笑难裁。
江城二月城西路,谁惜柔香满翠苔。
忆与卢仝共看来,花光月色两徘徊。
江村远处长相识,风雨寒时已早开。
霁雪玲珑愁易湿,春冰轻薄笑难裁。
江城二月城西路,谁惜柔香满翠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基所作的《梅杏桃李(其四)李花》,通过对李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卢仝赏花时光的怀念。首句“忆与卢仝共看来”,回忆起与卢仝一起欣赏李花盛开的场景,流露出友情的温馨。接下来,“花光月色两徘徊”描绘了花影月色交织的美丽画面,暗示了赏花时的惬意和宁静。
“江村远处长相识,风雨寒时已早开”写出了李花坚韧的品质,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它都能在早春时节绽放,给诗人留下深刻印象。后两句“霁雪玲珑愁易湿,春冰轻薄笑难裁”,通过比喻,赞美了李花在雨后如玲珑剔透的雪,或在春冰消融时的娇俏,表达了诗人对李花的喜爱和赞赏。
最后,“江城二月城西路,谁惜柔香满翠苔”以问句收尾,诗人感叹在繁华的江城二月,路边的李花虽美,却少有人欣赏其柔美的香气和翠绿的苔藓相伴,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深的情感投入。
三爵陶然矣。君魆把、骊珠一串,纳吾怀里。
醉坠寒江光满抱,险被灵胥攫视。
谁撒下、珊瑚网起,一十三行真本在,衍波纹、绉了桃花纸。
衣篝炙、自料理。
挑灯细读乌阑字,为师友行歌坐泣,缠绵若此。
小雅离骚存别派,幻出情仙侠鬼。
便仙鬼、也须愁死。
云锦为裳心作剪,浅人看、但解呼才子。
吾不语、闷而已。
喜春来,却寒威转冽,春气那曾回。
瓶冻添莹,炉熏失暖。霜气还是皑皑。
断桥外、栖鸦短树。带寒景,新绿杳难催。
廿四番风信,萧寥芳讯,何处探梅。
老去诗情更涩,怅漂萍踪迹,中酒襟怀。
香斟醑椒,辛盘剪韭,行乐都付儿侪。
恰又是、祥霙尚秘。想玉馔、犹是荐清斋。
待到天心酿和,重醉金杯。
清标玉立,况门高通德,齿当强仕。
翠阴庭槐绵世泽。鸣凤丹山万里。
奉笔中台,分麾上路,指顾风云起。
出其余绪,足当吾辈千亿。
漫惜哀乐中年,休论丝竹,文字堪娱戏。
叹老嗟悲浑未合,词组为君介祉。
吏部精勤,希文忧乐,好作他山砥。
烟波带笠,功成徐遂初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