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稚子戏柴关,抟土为人半印钱。
更过十年那有此,短蓑篷笠种荒田。
双双稚子戏柴关,抟土为人半印钱。
更过十年那有此,短蓑篷笠种荒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孩子们的游戏,反映出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双双稚子戏柴关”,这里的“稚子”指的是年幼的孩子,他们在田野间嬉戏,将地上的泥土捏成小人形象,这是孩子们天性的表现,也反映出他们对于生活的纯真和乐观态度。
“抟土为人半印钱”,孩子们用泥土做成人形,而且还模仿成年人的样子,给这些小泥人穿上衣服,这些行为充满了童趣。这里的“半印钱”可能是指孩子们将泥土捏成的人形大小如同半个铜钱,这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也暗示了生活中的贫困。
“更过十年那有此”,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事物变化的感慨。十年后的未来,是否还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这是对未来的某种期待或者担忧。
“短蓑篷笠种荒田”,这里的“短蓑”可能是指一种简易的草编帽子,“篷笠”则是用竹叶等材料制成的遮阳工具。孩子们戴着这样的简单装备,在荒废的土地上耕作,这不仅反映了农业生活的艰苦,也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努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孩子们的游戏,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自然与纯真,同时也折射出了生活中的辛酸和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