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蜀中三首·其一》
《蜀中三首·其一》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马头春向鹿头关,远树平芜一望闲。

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

江楼客恨黄梅后,村落人歌紫芋间。

堤月桥灯好时景,汉庭无事不征蛮。

(0)
注释
马头:指代地名,可能表示行进的方向。
鹿头关:地名,可能是一个关隘。
远树平芜:远处的树木和草地。
一望闲:视野开阔,显得悠闲宁静。
文君:西汉时期卓文君,这里借指有诗意的酒市。
李白读书山:李白曾隐居读书的地方,象征着文化气息。
江楼:江边的楼阁。
黄梅后:指黄梅雨季过后。
紫芋间:紫色芋头田,描绘乡村田园景象。
堤月:江堤上的月色。
桥灯:桥上的灯光。
汉庭:汉朝朝廷。
无事:太平无战事。
征蛮:征伐蛮族。
翻译
春天的马头指向鹿头关,远方的树木和草地一片空旷宁静。
雪花飘落在文君饮酒的街市,云雾缭绕在李白读书的山峦。
江边楼阁里的旅人遗憾已过黄梅时节,乡村间的人们在紫色芋田中歌唱。
堤岸月色与桥上灯火构成美妙景色,汉朝朝廷太平无战事,不需征伐蛮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和人们在其中的情景。开篇两句“马头春向鹿头关,远树平芜一望闲”,通过对山川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春意盎然但又不失宁静与悠闲的场景。“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则是借助历史文化名人来渲染诗意,表现出诗人对古代文学巨匠们在风雪中品酒、读书的浪漫情怀。接下来的“江楼客恨黄梅后,村落人歌紫芋间”,通过对江边楼阁游子与村间乐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句“堤月桥灯好时景,汉庭无事不征蛮”则描绘了一幅夜晚河堤上的温馨图景,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边塞未宁的忧虑。这里的“征蛮”暗示了国家可能面临的外患问题。

整首诗语言平和自然,意境丰富多彩,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融入了历史文化元素和生活情感,以及对社会时事的微妙思考。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忆句曲山寄顾英玉

夙龄讽图谍,微尚寄丘壑。

神期虽未并,斯衷固无怍。

江南仙灵地,句曲奥且博。

孔记述形迹,河篇表经略。

青磴下崎岖,丹壁上岞㠋。

靡靡被石菌,嗈嗈戏云鹤。

闻道甘閒旷,养痾困疲弱。

即趣怀同好,赠言负前诺。

岩廊窃已忝,江海自堪托。

敢希东都金,且访西山药。

(0)

送林茂贞大理二首·其一

君今执法白门西,余亦将随倦鸟栖。

黄箨为冠芰为服,几时停棹武夷溪。

(0)

东园

汶口园仍好,商于草已芜。

谁歌采芝曲,高调满江湖。

(0)

秋夜

七月欲尽天气清,残月未上江犹明。

流萤渡水不一点,玄蝉咽秋无数声。

独客尚未送贫贱,四方况是多甲兵。

立罢西风夜无寐,吴歈袅袅感人情。

(0)

叶六罢戍潮阳归话湖上

尔戍潮阳相见面,经年别我草堂游。

瓦盆棋局青林在,菊蕊鸥群旧国秋。

莫倚口谈三尺剑,要知身是一虚舟。

芙蓉薜荔山人服,随地相携意气投。

(0)

咄咄

咄咄长廊下,倡歌谁为闻。

世人皆梦寐,之子独风云。

土净菩提路,天垂星斗文。

犹存顶神咒,至语未曾分。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