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浊之世尘冥冥,达观栖心于此经。
但用须弥藏芥子,安知牛迹笑东溟。
生公吐辩真无敌,顾氏传神实有灵。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
五浊之世尘冥冥,达观栖心于此经。
但用须弥藏芥子,安知牛迹笑东溟。
生公吐辩真无敌,顾氏传神实有灵。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名为《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对戴安道所画文殊走笔此篇以屈瞻礼》。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清净追求。
“五浊之世尘冥冥,达观栖心于此经。”这里的“五浊”指的是佛教中的五种污秽,即人口、时代、烦恼、见解和寿命的浊染。诗人在这个浑浊的人世间中寻找精神的依托,将心灵寄托于佛家经典之中。
“但用须弥藏芥子,安知牛迹笑东溟。”这两句借用了佛教中的两个典故:一是须弥山能够隐藏微小的芥子,象征着佛法的深奥和包容性;二是比喻自己如同牧童一般,对于世间纷争看得很淡薄,从而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心境。
“生公吐辩真无敌,顾氏传神实有灵。”这里的“生公”和“顾氏”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高僧或是诗人所崇敬的人物,他们不仅口才辉煌,更有超凡脱俗的精神力量。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纯粹的场景,诗人在今天这个清净的时刻,打开了自己的禅房,心如止水。诗人的脚步轻盈,如同一只鸟儿般飞临到远处的茅亭。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佛法的深厚造诣和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生命态度。
天澄灏气辉银湾,惊鸿未阵点绀寒。
毕逋之孙嗜秽腐,为梁岂无鹓与鸾。
暂抛机梭息鞅靷,别久未惬须臾欢。
聚落扰扰集蠛蠓,小智未易镌孱顽。
蓬颗牛羊半馁饫,云路险涩托足艰。
增亏益庳祷乃遂,未见仁悯遗私干。
经纬森罗蕴精耀,宁论匹偶腾欺谩。
帝降厥孙责礼币,曷自贷予期追还。
辎軿沓飒倡河鼓,虽异临邛亦疵瘢。
政使流光夜奔迸,寸心尚在狐疑间。
如何东西两相望,躔次不动光芒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