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三月连樱笋。美人踌躇白日静。
小屏空翠飐东风,不见其馀见衫影。
无端料峭春闺冷。忽忆青骢别乡井。
长将妾泪黦红巾。愿作征夫车畔尘。
人归迟,春去急。雨丝满院流光湿。
锦书道远嗟奚及。坐守吴山一春碧。
何日功成还马邑。双倚枇杷花树立。
夕阳飞絮化为萍。揽之不得徒营营。
风光三月连樱笋。美人踌躇白日静。
小屏空翠飐东风,不见其馀见衫影。
无端料峭春闺冷。忽忆青骢别乡井。
长将妾泪黦红巾。愿作征夫车畔尘。
人归迟,春去急。雨丝满院流光湿。
锦书道远嗟奚及。坐守吴山一春碧。
何日功成还马邑。双倚枇杷花树立。
夕阳飞絮化为萍。揽之不得徒营营。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三月的美丽景色,樱花盛开,竹笋嫩绿,美人在此静谧的白日中徘徊。她透过小屏风,只见春风轻拂翠色,却只能看到自己的衣衫倒影,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春寒料峭,闺中女子感到了一丝凄冷,不禁回忆起离别家乡的情景,泪水沾湿了红巾,希望成为征战在外的丈夫身边的一抹尘埃。
诗人接着表达了时光匆匆,春去人未归的无奈,雨丝打湿庭院,书信遥远难以送达,只能独自坐在吴山下,感叹春天的流逝。他期待着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能回到故乡马邑,与心爱的人在枇杷花树下重逢。然而,夕阳西下,柳絮纷飞,如浮萍般漂泊不定,表达了对相聚遥不可及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与迷茫。陈维崧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春色画卷,寓情于景,感人至深。
刘郎收画早甚卑,折枝花草首徐熙。
十年之后始闻道,取吾韩戴为神奇。
迩来白首进道奥,学者信有髓与皮。
始知什袭但遮壁,牛马便可裹敝帷。
峨峨太平老寺主,白纱帽首无冠蕤。
武士后列肃大剑,宫女旁侍颦脩眉。
神清眸子知寡欲,齿露唇反法定饥。
世人见服似摩诘,不知六朝居士衣。
后人勿辄乱唐突,梁人笔法了可知。
道子见之必再拜,曹卢何物望藩篱。
本当第一品天下,却缘顾笔在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