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世终无悔,平居四十年。
科名惭末第,河洛悟先天。
一室箪瓢乐,千秋衣钵传。
机倪阐神鬼,奥窔洞山川。
斯道存文字,吾身可圣贤。
冰壶真了彻,圭角独磨研。
况抱邱林志,能操笔削权。
忧时长默默,恋国复拳拳。
大节完忠孝,名言记简编。
风云当路幻,日月此心圆。
危坐能终日,豪情属少年。
至今过剑浦,水竹荐羞笾。
遁世终无悔,平居四十年。
科名惭末第,河洛悟先天。
一室箪瓢乐,千秋衣钵传。
机倪阐神鬼,奥窔洞山川。
斯道存文字,吾身可圣贤。
冰壶真了彻,圭角独磨研。
况抱邱林志,能操笔削权。
忧时长默默,恋国复拳拳。
大节完忠孝,名言记简编。
风云当路幻,日月此心圆。
危坐能终日,豪情属少年。
至今过剑浦,水竹荐羞笾。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咏闽儒三则(其一)李延平先生》描绘了一位隐逸而有深度的儒者形象。首联“遁世终无悔,平居四十年”,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远离尘世、淡泊名利生活的坚定选择和长久坚守。他虽然科举未能高中,但通过研究河洛之学,领悟到了自然的至理,体现出他的学术追求。
“一室箪瓢乐,千秋衣钵传”赞美了他的简朴生活和学问的传承,暗示他注重精神财富而非物质享受。接下来的诗句,如“机倪阐神鬼,奥窔洞山川”,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智慧和对自然宇宙的深刻理解。
诗人认为,李延平先生的道德文章足以使他成为圣贤,他的心境如冰壶般清澈,对学问的钻研深入细致。他虽有丘壑般的隐逸志向,但仍关心国家,深感责任重大。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沉默寡言,忠诚尽责,留下了宝贵的名言警句。
尾联“危坐能终日,豪情属少年”展现了李先生的坚韧与活力,即使年事已高,仍怀有少年般的热情。最后,诗人以“至今过剑浦,水竹荐羞笾”收束,表达了对这位闽地儒者的敬仰,以及他对李延平先生高尚人格的深深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塑造了一个德才兼备的隐逸儒者形象。
蓼花繁,芦叶冷,秋色催黄菊。
秋雨秋风,酿得新醅熟。
斋东竹筱沉吟,鲈鱼羹美,开尊坐、翠帘高轴。
清歌促。渐看古道斜阳,阴阴满金谷。
白眼青天,冷石醉中宿。
漫言岁岁悲秋,百川一吸,甚愁事、得来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