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一二首·其七十八》
《偈颂一一二首·其七十八》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西瞿耶尼打鼓,南瞻部州上堂。

大众十方齐至,等閒野客称扬。

此声遍满十方,照破闻见色香。

堪笑释迦老子,等閒动地放光。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的场景与境界。首先,“西瞿耶尼打鼓,南瞻部州上堂”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地理概念,象征着来自不同地域的修行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佛法。这里“西瞿耶尼”和“南瞻部州”都是佛教中描述的地域名,分别代表西方和南方,以此来比喻各地的僧众。

接着,“大众十方齐至,等閒野客称扬”进一步强调了参与者之多,无论是否是正式的僧侣,都对佛法有所感悟和赞扬。这里的“等閒野客”可能指的是偶然来访的修行者或访客,他们也能够感受到佛法的魅力并给予肯定。

“此声遍满十方,照破闻见色香”则表达了佛法的影响力和深度,它如同光明一般,穿透了感官的界限,触及心灵深处,让人得以洞察事物的本质。这里的“色香”通常指视觉和嗅觉,引申为一切感官体验,强调佛法能超越感官层面,触及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

最后,“堪笑释迦老子,等閒动地放光”是对佛陀释迦牟尼的赞叹与幽默。释迦牟尼在佛教中被认为是智慧与慈悲的化身,此处通过“堪笑”二字,既体现了对佛陀的尊敬,也蕴含了一种对佛法深邃智慧的领悟与欣赏。同时,“动地放光”形象地描绘了佛陀证悟时的光辉景象,象征着佛法的真理光芒普照世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庄严与深邃,以及佛法对个体心灵的启迪与净化作用。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挽真西山二首

一片诚心并若丹,爱民何止十分宽。
不成中国相司马,空使苍生望谢安。
广益集思今已晚,以明佐圣古来难。
治平一卷黄扉墨,留与君王拭泪看。

(0)

寄陈正已

十载忧近发半华,东山有意净胡沙。
公车战策三千牍,腹笥兵书五十家。
好佩青萍光夺月,莫惊赤羽气成霞。
嗟予本亦轻生者,欲渡黄海掷马挝。

(0)

德庆堂宇

森然毛势聚干将,气轧钟王未肯降。
惆怅当年铁钩锁,可能无意锁长江。

(0)

偶作三首

才退愁无友,时艰悔有家。
乡心惭杜宇,世事付杨花。

(0)

题画梅水仙山礬三友图

野梅清靖节,水仙韵坡公。
山谷秀而野,劂有山礬风。
陶苏黄三君,时异风味同。
后人思典刑,写入画图中。

(0)

送广西郑经干半简经略

五岭宜人地,君今捧檄行。
但拚穷彻骨,不到黯无声。
婉画从违里,编氓休戚情。
祖筵谁孰爵,三祝石先生。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