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萝如篆刻,锋刀驳云雾。
下临百尺潭,丹碧写练素。
沿溪望前村,都似避秦处。
停舟入花源,携筇临水步。
桃花千树红,花深迷往路。
带月石间流,夜深响瀑布。
清坐憺忘归,一山滴浩露。
绿萝如篆刻,锋刀驳云雾。
下临百尺潭,丹碧写练素。
沿溪望前村,都似避秦处。
停舟入花源,携筇临水步。
桃花千树红,花深迷往路。
带月石间流,夜深响瀑布。
清坐憺忘归,一山滴浩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花源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隐逸之趣。开篇“绿萝如篆刻,锋刀驳云雾”,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绿萝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接着“下临百尺潭,丹碧写练素”则展现了潭水的清澈与深邃,色彩斑斓,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
“沿溪望前村,都似避秦处”一句,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对世外桃源般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乘舟进入桃花源,手持竹杖,漫步于溪边,欣赏着“桃花千树红,花深迷往路”的美景,桃花盛开,色彩鲜艳,令人目不暇接,甚至迷失了方向。
“带月石间流,夜深响瀑布”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瀑布的壮丽,月光洒在石头上,流水潺潺,瀑布在夜深时分发出悠扬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最后,“清坐憺忘归,一山滴浩露”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这片自然美景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仿佛与山林融为一体,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佳作。
三山海上开,万木霜中悴。
化城亘古长如春,宝树千章郁寒翠。
寒翠当轩曙气新,蒲团竹几无纤尘。
日迎雪竹影在地,风送雨花香袭人。
玄峰上人抱高节,见性明心坐超忽。
几结三生石上缘,十年独饭山中蕨。
霹雳岩前旧径深,霜天朗月挂珠林。
窗前卧虎依禅寂,钵里降龙听梵音。
东房兀坐山中静,西竺傍通尘外境。
九陌春尘礼磬声,半空海色摇幡影。
天香满室定初回,遥指江南雪放梅。
鸦浴石池延拄锡,鹤归瀛海影浮杯。
野夫曾共西楼宿,竹外素烟茶已熟。
清风两翼共谈禅,愿作双松在深谷。
我家江之右,桀构龙洲南。
裁衣并织素,自年十二三。
箜篌不足理,诗书乃所湛。
时有夸毗女,投帨来相参。
越白面黯黯,楚娃耳耽耽。
缩尔谢娥遁,腼然西施惭。
我有玉跳脱,结腕固相堪。
我有金爵钗,头上云鬖鬖。
庸人多外悦,君子或内探。
不幸入无盐,媒氏丛戏谈。
抚膺空长息,乾坤失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