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
《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我虽不解饮,把盏欢意足。

试呼白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

与君登科如隔晨,敝袍霜叶空残绿。

如今莫问老与少,儿子森森如立竹。

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ānlìngzōngréntóngniányǐn
sòng / shì

suījiěyǐnzhǎnhuān

shìbáigǎnqiūrénlìngchànghuángcuīxiǎo

jūndēngchénpáoshuāngkōngcán绿

jīnwènlǎoshǎoérsēnsēnzhú

huángcuīxiǎochóulǎojìnshìrénfēi

注释
不解饮:不会饮酒。
把盏:举杯。
白发:指老年人。
秋人:感叹秋天的人。
黄鸡催晓曲:比喻时光流逝的歌曲。
登科:科举及第。
敝袍:破旧的衣袍。
森森:形容众多且密集。
翻译
我虽然不会饮酒,但举杯也能感受到欢乐。
试着唤起满头白发的人,让他唱出感叹秋天的歌曲,又或是那催促黎明的曲子。
与你一同科举登第仿佛在另一个早晨,破旧的衣袍上霜叶留下的绿色已所剩无几。
现在不必再问年老还是年轻,我的子孙如同挺立的竹林繁茂。
黄鸡报晓无需忧虑,世间衰老并非只有我一人承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饮的温馨场景,诗中“我虽不解饮”展现了诗人平日并不善于饮酒,但“把盏欢意足”则表明在朋友聚会之际,即便是浅酌,也能感到满心欢愉。接下来的“试呼白发感秋人”和“令唱黄鸡催晓曲”,通过对老者和鸡鸣的描写,传达出对时光流逝和新的一天到来的无奈与期待。

而“与君登科如隔晨,敝袍霜叶空残绿”则是诗人回忆当年一起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以及现在自己已然沧桑,身着单薄的衣服,在秋风中感受着凋零的叶片和剩余的绿意。这些描写均透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

最后,“如今莫问老与少,儿子森森如立竹”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不再计较年轻与衰老,只是看着孩子们像竹林般茁壮成长,感到一种生命的延续和希望。而“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则是诗人在面对年龄增长时所表达的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认为自己并非独自经历老化,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生境遇。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宴饮的场景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家庭以及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变化所持有的平和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咏邵文敬所藏转刀

铄金巧思出工倕,独抱机心展转危。

报主久知深自许,授人难辨倒相持。

笔端字悟藏锋妙,囊底锥嫌脱颖迟。

诗社埋头羞锐进,吴笺一割尚差差。

(0)

元宫词六首·其六顺帝

练槌■髻紫头绳,金绣云肩翠玉缨。

学舞天魔才摆队,长安又领接番僧。

(0)

早朝诗·其十四

满地霜华衬短靴,禁城阴处晓频过。

金笼内使教鹦鹉,玉勒蕃奴制骆驼。

八面楼西明月在,万年枝上庆云多。

重闻奏事言何事,郎省无缘上谏坡。

(0)

吴廷晖水榭二首·其一

花蹊柳浪带回溪,碧簟眠风近鸟啼。

芰荷出水青青小,频语行舟棹过西。

(0)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其十九

寂历茅堂草树深,隐居踪迹杳难寻。

直应独自携琴去,小答松篁太古音。

(0)

次韵表弟蒋煜及门生翁敏见赠喜予归田之作四首·其四

高眠不怕唤当关,一月华胥游未还。

意在可兼无可处,身居材与不材间。

琼敷玉藻六七子,金雀雅头十二鬟。

愧有金陵无李白,栖霞即是虎丘山。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