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州别杨大应武试》
《徐州别杨大应武试》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戏马台前酒一卮,翩翩结束帝城宜。

纵横立取连城璧,蹀?飞搴上将旗。

三日定非吴下吕,九重偏识越公儿。

他时过里银黄并,莫忘推篷夜雨时。

(0)
鉴赏

此诗《徐州别杨大应武试》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通过描绘与友人杨大应分别前在戏马台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杨大应武艺高强的赞誉。

首句“戏马台前酒一卮”,点明地点与活动,戏马台是古代战场遗址,此处借以象征壮志豪情。诗人与友人在戏马台前共饮一杯酒,营造出离别前的热烈氛围。

“翩翩结束帝城宜”一句,形容友人杨大应穿着整齐、英姿飒爽,适宜于帝都的风华,暗示其不仅武艺出众,且仪表堂堂,符合帝王之都的气派。

“纵横立取连城璧,蹀?飞搴上将旗”两句,运用夸张手法,赞扬杨大应武艺高超,能够如行云流水般迅速夺取敌方的宝物(连城璧),如同飞鸟般敏捷地夺取敌军旗帜,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的勇猛与机智。

“三日定非吴下吕,九重偏识越公儿”两句,进一步赞美杨大应并非寻常之辈,他的才能和名声已传至京城,受到高层的认可,暗示其未来有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他时过里银黄并,莫忘推篷夜雨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情的珍视。他希望将来两人再次相聚时,能共享荣华富贵,同时不忘今日在风雨中推篷相别的深情时刻,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前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其武艺和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才能的赞赏,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游兰亭有感

旧日兰订不可寻,频教胜会忆山阴。

空留一纸昭陵帖,孰嗣千秋典午音。

殇短彭长今昔感,风流云散盛衰心。

我来舅氏皆零落,凭吊荒烟泪满襟。

(0)

克复岳州

城隅高耸岳阳楼,电扫雷轰浊雾收。

满地赤巾抛髑?,一天红日耀兜鍪。

自惭鸡肋非猿臂,已见龙泉断虎头。

终夜枕戈听刁斗,哀鸿声里不胜愁。

(0)

读兵书

至仁原无敌,汤武兵书祖。

惟使三军心,共知万姓苦。

飞扬猛士风,霢霂王师雨。

逆命有苗民,两阶舞干羽。

(0)

登捍海塘西望杭州诸山

水天渺渺雁流哀,海国冬温霁色开。

潮落沙痕连草没,云移塔影过江来。

残山一角悲陈迹,强弩三千忆霸才。

今古沧桑凡几易,欲因清浅问蓬莱。

(0)

渡黄河

唱罢阴山《敕勒歌》,天风漭漭渡黄河。

一条襟带横沙漠,万里昆仑卷白波。

难挽狂澜南徒去,长流战血古来多。

茫茫禹迹何时复,故道淤泥秀麦禾。

(0)

邗沟

鸿沟千里碧潺潺,一面潢池巨浸环。

河水连天何必海,沙堤如阜别无山。

涨添淮雨来偏速,并作江潮去不还。

薄暮西风吹更紧,浪花高泼马篷湾。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