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
《中秋》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六街人静碧天高,匝汉无云露自飘。

万里秋光同此月,五年客里度今宵。

只看迢递飞关雁,谁助凄凉唱玉箫?

杨柳疏疏满城阙,夜深寒气拥如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丽,诗人姚燮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以及在异乡度过佳节的感慨。

首联“六街人静碧天高,匝汉无云露自飘”,开篇即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六街指的是古代城市中的主要街道,此时已人声寂寥,天空湛蓝高远,露水在月光下轻轻飘洒,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之美。

颔联“万里秋光同此月,五年客里度今宵”,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时空之中。无论身处何地,仰望同一轮明月,都能感受到共通的秋意与情感。诗人独自在外漂泊五年,中秋之夜,再次体验这份团圆的期盼与孤独的交织,情感深沉而复杂。

颈联“只看迢递飞关雁,谁助凄凉唱玉箫?”以雁群南飞的景象为喻,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借问“谁助凄凉唱玉箫”这一设问,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仿佛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共鸣。

尾联“杨柳疏疏满城阙,夜深寒气拥如潮。”以杨柳的稀疏与夜晚的寒冷,勾勒出一幅寂静而略带萧瑟的画面。城阙之上,杨柳随风摇曳,寒气如同潮水般包围着一切,既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在宁静与孤独中寻找心灵的寄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题清芬阁二首

备员何奉再依仁,仰慕亨衢速若神。
万里云龙遭圣世,三年苫块报慈亲。
卢茨山水风骚国,獬豸衣冠法令臣。
谁谓趋朝虚几席,长兄歌酒更延宾。

(0)

出典宣城三首

分符惭寡术,荣抃出京畿。
况值新伙节,重经旧钓矶。
江村初雨歇,水国淡烟微。
一路风光好,还同衣锦归。

(0)

乐庵初成二首

投老庵居百事宜,早眠晏起不论时。
更长睡足披衣坐,倾耳林间竹画眉。

(0)

乐庵所茂柳影及松梅二画因作二绝摹作砑花笺

三月江南花满枝,风轻帘幕燕争飞。
游人休惜夜秉烛,杨柳阴浓春欲归。

(0)

与仲弥性同次唐人二诗韵

尽日困登陟,跏趺聊对床。
岩空眩层碧,草细函幽香。
吊古谩秋思,开尊延月光。
随身不竿木,作戏且逢场。
天面无纤霭,平川灏气吞。
搘筇临阁道,拂石憩云根。
柳映山前路,烟摇水北村。
醉归风满袖,斜月在蓬门。

(0)

以二猫送张子贤

衔蝉毛色白胜酥,搦絮堆绵亦不如。
老病毗耶须减口,从今休叹食无鱼。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